行业分类
雏鹅、种鹅疫病的免疫与预防
日期:2014-12-11 14:39  点击:1441
鹅疾病的防治是养鹅的重要环节。随着工厂化、集约化和现代化养鹅业的日益发展,预防和控制鹅疾病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养鹅生产中,应高度重视鹅疾病的防治工作,严格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降低发病率、死亡率,提高成活率,确保鹅群健康和养鹅生产的顺利进行。

1 分类
与其他家禽相比,鹅的适应性和抗病力较强,但有些疾病,特别是传染病,一旦发生,损失巨大。鹅疾病的种类有以下三大类。由于饲养管理不善等原因引起的疾病,如外伤、饲料中毒及缺乏某种营养等普通病。由于寄生虫寄生在鹅体内或体表引起的寄生虫病,如球虫病、绦虫病、前殖吸虫病、棘口吸虫病、气管吸虫病、盲肠虫病、鹅毛滴虫病、鹅裂口线虫病、鹅支气管杯口线虫病、羽虱等。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症状,并能传播和蔓延。

2 雏鹅
免疫小鹅瘟雏鹅活苗免疫:未经小鹅瘟活苗免疫种鹅后代的雏鹅,或经小鹅瘟活苗免疫100 天之后种鹅后代的雏鹅,在出壳后1~2 天内应用小鹅瘟雏鹅活苗皮下注射免疫。免疫后七天内需隔离饲养,防止在未产生免疫力之前因野外强毒感染而引起发病,七天后免疫的雏鹅已产生免疫力,基本上可抵抗强毒的感染而不发病。免疫种鹅在有效期内其后代的雏鹅有母源抗体,不需用活苗免疫,因母源抗体能中和活苗中的病毒,使活苗不能产生足够免疫力而免疫失败。小鹅瘟抗血清免疫:在无小鹅瘟流行的区域,易感雏鹅在1~7 日龄时,每雏鹅皮下注射0.5 毫升。鹅出血性坏死性肝炎灭活苗免疫,雏鹅10 日龄左右用灭活苗免疫,每羽皮下注射0.5 毫升。鹅浆膜炎灭活苗免疫:雏鹅7~15 日龄用灭活苗免疫,每羽皮下注射0.5 毫升。鹅禽流感灭活苗免疫:种鹅未经免疫后代的雏鹅或最后一次免疫3 个月种鹅后代的雏鹅,首先应进行禽流感的免疫,如果当地无此疫情,可在10~15 日龄时分别用油乳灭活苗免疫,每羽皮下注射0.5 毫升;如果当地有疫情,应在5~7 日龄时选用灭活苗免疫,每羽注射0.5 毫升。

3 种鹅免疫
种鹅疫病防治与饲养管理是一个有机统一体,直接影响种鹅饲养管理的效果。种鹅场需建立严格的兽医卫生防疫制度,严格地实施各项常规防疫措施,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密切注意疫病流行动态,真正做到防重于治。对鹅有影响的疾病主要有小鹅瘟、鹅副粘病毒病、禽流感、大肠杆菌病等。小鹅瘟和鹅副粘病毒病在行业中已得到有效控制,在1 日龄接种抗小鹅瘟血清0.5 毫升/ 只,14 日龄接种小鹅瘟弱毒疫苗1 羽份/ 只,开产前接种中毒疫苗2~3 羽份/ 只。在20~30 日龄接种鹅副粘病毒疫苗1 羽份/ 只,开产前接种2~3 羽份;在 2~4 周龄接种禽流感疫苗0.5 毫升/ 只,每三个月加强免疫一次,每次1 毫升/ 只。大肠杆菌是条件性致病菌,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完善疫病防治措施,发病时可通过药敏试验选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

4 预防措施
雏鹅是指自孵化出壳至4 周龄的苗鹅。在这个生长发育阶段的鹅个体小,消化道容积小,消化能力不强,绒毛稀,体温调节能力差,既怕冷又怕热,抵抗力差,一旦管理不好,容易患病死亡。雏鹅阶段是成败的关键阶段,为了减少养鹅损失,雏鹅群的免疫程序应认真制定并严格执行。尤其是初春时节,应当做好疫病的防治工作。

4.1 加强卫生管理
雏鹅抗病力弱,圈舍要常清扫,垫草要勤换勤晒,料槽每星期用氢氧化钠溶液刷一次。鹅场内要经常保持清洁卫生,防止虫、鼠、蝇的繁殖和蔓延,对出入鹅场的人员及车辆应做好消毒工作,在进场口设立消毒池。

4.2 建立消毒制度
对生产的相关环境要建立定期消毒制度,鹅舍内应保持干燥,平时应每星期喷雾消毒一次。每批鹅群出售或宰杀后要进行彻底消毒。

4.3 做好疫苗接种和药物防治
在育雏、育成阶段,要及时做好疫苗的免疫工作,防止疾病的发生。育雏阶段重点防治小鹅流感和小鹅瘟。育雏期间,在饲料中添加0.05%~0.10%的土霉素可有效防止禽出血性败血症、胃肠炎的发生。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11/01 12:34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