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雏鹅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主要发生在3周龄以内的雏鹅,其传染性和死亡率均较高,是危害养鹅业最严重的疫病之~。近年来,由于市场对鹅产品的需求较大及鹅的抗病力强、耐粗饲的优势,适宜在农村饲养,养鹅业发展较快。但由于有的养殖户缺乏饲养经验和忽视了疫病的防治,在育雏时常发生小鹅瘟,造成雏鹅大量死亡和养殖失败,所以防治好小鹅瘟已成为养鹅成败的关键环节。
1 症状
小鹅瘟主要发生在5~20日龄的雏鹅.越小越易发病而且病情越重,20日龄以上的发病逐渐减少.1月龄以后很少发病。最急性型主要发生于l周龄以内,突然发病倒地、四肢划动、抽搐死亡;急性型和亚急性型发生在7~14日龄.沉郁不食、摇头甩头、鼻流粘液,呼吸困难、喙和蹼发紫,剧烈腹泻、粪便呈黄绿色或灰白色的水样稀便、内混有纤维素碎片和泡沫,后期出现神经症状、扭颈、两腿麻痹、抽搐死亡,病程l~2d。
2剖检变化
最急性型病变不明显,小肠粘膜充血、出血,表面附有黄色粘液,胆囊充满稀薄胆汁;急性型和亚急性型病变明显,空肠和回肠发生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肠内容物是由坏死脱落的肠粘膜及纤维素性渗出物等凝结在一起形成的栓塞阻塞在小肠后段的狭窄处,病程短的阻塞物呈白色扁平带状,病程长的阻塞物呈绳索状、外观呈香肠样。肠粘膜脱落后,粘膜下层由于充血、出血呈鲜红色。心脏变大、心尖钝圆、心肌发炎松软。肝肾有的有坏死灶、胆囊内充满胆汁。
3诊断
肠内有大量纤维素渗出后并凝固是形成肠栓塞的条件之一。小鹅瘟在小肠内形成带状或绳索状栓塞是由大量渗出的纤维素、脱落肠粘膜及肠内容物构成并由于纤维素的凝固将其凝结在一起而形成的,是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特征性病变。再结合发病日龄小、主要是3周龄以内发病,小肠粘膜大量脱落,传播快、死亡率高则可确诊。
4防治
由于该病发病急、病程短、病情重、死亡率高并且没有有效药物治疗。所以该病重在预防。
(1)孵化用的种蛋最好来自非疫区,没被小鹅瘟病毒污染过或感染过。如果来自疫区则要做好种鹅的免疫.用小鹅瘟活疫苗免疫后10—100d内所产的蛋做种蛋,这样孵出的雏鹅通过母源抗体获得一定的免疫力。
(2)孵化前要对种蛋、孵化器及相关的器具彻底消毒。种蛋和器具可用0.1%新洁尔灭浸泡消毒。孵化器可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3)做好雏鹅免疫。疫区小鹅出壳后当天每只皮下注射小鹅瘟血清0.5—1IIll,隔7d再重复一次:非疫区小鹅出壳后 48h内每只肌注小鹅瘟活苗1羽份,7d后产生免疫力。同时雏鹅与成鹅要分开饲养,以防交叉感染。
(4)一旦发病,无论是否有症状全群均要及时皮下注射小鹅瘟血清,无症状的0.5m1,只,有症状的1~2m1/只,隔7d 再重复一次。饮水中加5%葡萄糖、0.05%Vc及肠道消炎药,以增强抗病力和防止继发感染。
5体会
(1)养鹅户要树立以防为主、防重于治意识,做好从种蛋到孵化、从小到大各环节的防疫,如种蛋和雏鹅要从非疫区购人,做好种蛋及孵化器具的消毒,做好雏鹅和种鹅的小鹅瘟的免疫。克服鹅抗病强、好饲养、用不着防病的错误思想。
(2)在诊断上应与坏死性肠炎、组织滴虫病、副伤寒等进行鉴别。
小鹅瘟主要特点是小肠发生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渗出的纤维素、脱落的肠粘膜及肠内容物在小肠内凝结成栓塞.而且发病日龄小、传播快、死亡率高;而魏氏梭菌引起的坏死性肠炎,其主要引起小肠粘膜坏死形成假膜、肠管扩张、内充满气体、肠壁出血。由于没有纤维素渗出,所以小肠内不形成凝固性栓塞;鹅组织滴虫病、鹅副伤寒主要在盲肠内形成栓塞。
(3)由于该病发病急、病情重,如治疗不及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所以要早发现、早诊断、旱治疗。小鹅瘟血清是目前治疗和紧急预防该病最有效的方法,一旦发病全群均要及时注射小鹅瘟血清。
小鹅瘟病的防治
日期:2014-12-16 11:46 点击: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