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养种鹅是为了使其产蛋供孵化育雏。在70 日龄左右选留的后备种鹅仍处于生长发育和换羽时期,体质较差。只有在做好种鹅选育工作的同时,根据种鹅的生理特点和种用阶段进行科学饲养,才能培育出优良种鹅、获得较高的种用价值,从而增加产蛋量、提高雏鹅成活率,此乃进一步扩大养鹅生产的关键所在。
1 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
生产实践中,种公鹅与种母鹅的比例一般先按 1:647选留;待种母鹅开产后,根据其生产性能和种蛋受精率的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一般公、母配比以 l:5为宜。
1.1 种母鹅的饲养管理
在种母鹅产蛋前50~60 d要加强补饲,逐步提高饲料营养水平、增加饲喂量,从而适当增加鹅只体重,为产蛋积累营养物质。另外,冬季天气寒冷,种母鹅需消耗大量热能来抵御严寒,故需根据其换羽和气温变化情况适时补充精料、增加谷类精料的比例,同时还要保证种母鹅能获得优质的粗料。为此,除了延长白天的放牧时间外,晚上还应补饲1次,任种母鹅自由采食,以保证其适时产蛋、多产蛋;特别是对膘情不好的种母鹅,更应在夜间加喂饲草、补给精料。
1.2 种公鹅的饲养管理
为使种公鹅在配种季节有充沛的精力进行配种,日粮中应尽可能多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饲料,同时在每吨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 400 mg
2 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2.1 满足种母鹅产蛋期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
当种母鹅体重增加、换出新羽且羽毛十分光滑时,说明即将开产。种母鹅产蛋一般集中在2—6月份,此期应加强饲养管理。产蛋期的种母鹅以舍饲精料为主,要在日粮中逐步增加精料和青绿饲料的喂量,注意适时补充矿物质。由于种母鹅在产蛋期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加之其多于早晨产蛋,为了让种母鹅在舍内产蛋,早上放牧不宜过早,要待产蛋基本结束后再开始放牧。
在种母鹅产蛋的中前期,不要让其过肥,且喂料要定时、定量,先精料、后青料,分3~4次饲喂,青料可不定时,鹅舍内还应经常放一些矿物质饲料,任种母鹅自由采食。种母鹅进入产蛋高峰期后,食欲旺盛、采食量大增,此时必需增加精饲料的喂量,饲料中还要添加适量蛋氨酸以提高种母鹅的产蛋率,并供给充足饮水。
2.2 加强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中,鹅舍要经常打扫,做好防寒防暑和鹅舍通风工作,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保证饮水充足、垫草干燥。在种母鹅产蛋期要勤捡蛋,注意种蛋的保存,保证产蛋鹅舍安静。
为了保证冬季种母鹅持续稳定高产,必需做到以下四点:一是防寒保暖,保证鹅舍温度不低于 10℃ ;二是人为补充光照,从11月份开始,每天保证13 h的光照,以后每隔1周增加0.5 h的光照,直至16 h为止,光照强度以每平方米3 W 为宜;三是提高饲料营养水平,冬季种母鹅要依靠热能御寒,故日粮中要增加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含量,并且晚上要补饲1次;四是加强室外活动,冬季种母鹅以舍饲为主,活动量减少,故在晴天中午要保证鹅群能在室外运动场上多晒太阳、多活动。另外,为了提高种母鹅的性欲和种蛋的受精率,应增加种公、母鹅在水中的活动机会。
3 休产期的饲养管理
为了缩短种母鹅的停产时间,使其尽快恢复产蛋,可对休产鹅实行人工强制换羽,促使下一个产蛋期的到来。人工强制换羽分为制羽期和拔羽期2个阶段。
3。1 制羽期的饲养管理
在此期种母鹅日粮由以精料为主转为以粗料为主,补饲以糠麸代替精料,每次每只鹅喂给糠麸 110~120 g,每日2次,连喂5 d左右(目的是降低营养水平,促使种母鹅体内脂肪的消耗,进而促使羽毛干枯、脱换一致);以后饲喂次数再逐渐减少到每天 1次或隔天1次,然后改为3~4 d饲喂1次,但每天应保证有充足的饮水,促使鹅体自行换羽;一般12~ 13 d后,鹅体重减轻;当主翼羽和主尾羽出现干枯现象时,则可恢复喂料。
3.2 拔羽期的饲养管理
当种母鹅的主翼羽与主尾羽出现干枯、脱落时,要恢复喂料,每日饲喂2次,再经3~5 d后,即可人工拔羽。人工拔羽时,要将种母鹅的主翼羽和主尾羽人工拔除,借以促进鹅体羽毛的更换。生产实践证明,种母鹅经过强制换羽,可比自然换羽提前20~ 30 d产蛋;另外,种公鹅拔羽要比种母鹅提前20~ 30 d。当主、副翼换羽结束后,要进入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以便尽快恢复产蛋的体况、进入下一轮产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