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国内最大养鹅平台
最专业养鹅网站
当前位置: 养鹅网 » 养鹅技术 » 鹅的饲养 » 鹅溶血性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鹅溶血性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6-01  作者:乔飞飞  浏览次数:394
2012年9月中旬,我市一养殖户大棚饲养的1200只肉鹅发生了以咳嗽、腹泻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诊断为溶血性巴氏杆菌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病因

2012年9月下旬天气干燥,突然冷空气的袭击,撕揭了大棚顶部,鹅群受到惊吓而应激发病。

2 基本情况

2012年9月上旬,入舍肉鹅1200只,接种了鸭瘟、小鹅瘟疫苗,生长良好,饲养28日龄,冷风袭击后就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粪便稀薄, 2d后发现死亡2只.马上用环丙沙星饮水.也不见好转,第2天又死亡5只,第3天又死亡13 只,急忙求诊。

3 临床症状

大群精神差,多数鹅腿发软,不愿活动,头弯曲藏在翅膀底下昏睡。

仔细检查发现有的呼吸困难,眼鼻分泌物增多,粪便少,不愿活动,不愿下水,怕见光线,呆立、昏迷而死亡;还有几十只粪便稀,行走困难,浑身羽毛松乱、粘结,特别是肛周围羽毛混乱粘结。畜主说有的看不到症状就死亡,发病期不愿意吃料,一夜起来就死亡.死亡时只见到口中有血和血沫。

4 病理特征

剖检3只死亡的体形肥大的鹅, 明显的特征是气管的气轮粘膜上有严重的出血, 口腔和食道粘膜上有明显的出血点的痕迹.心冠上有明显的出血点,心包上有纤维蛋白沉积,肺脏边缘出血。有红色硬斑点.弹性减低 肝脏肿大质脆并有黄色针尖状的坏死灶,小肠粘膜有弥漫性出血,浆膜层有出血斑,小肠内容物是出血样稀糜状,脾脏肿大3~4倍,盲肠淋巴出血。

5 实验室检验

5.I 无菌取脾一小块触片2张,革兰氏染色5min,水洗,干燥后千倍油镜下检查,有许多大小不等的阴性、两极着色的巴氏杆菌。

5.2 细菌培养:接种普通琼脂培养基37。C培养24h、48h,检查菌落呈头发卷样,涂片染色,有大量的两极着色球杆菌.

5.3 将培养的菌落分离接种到血琼脂培养基,37度培养24h检查,结果出现溶血环。

6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验,诊断为溶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霍乱病。

7 治疗与处理

7.1 病重的注射头孢噻唑钠2%注射液,每只鹅每公斤体重0.2ml,皮下注射,一天一次,连续注射2d

7.2 大群饮水投药:选恩诺沙星预混剂,50g加水 25kg,一天两次分早晚饮水,连饮4d为一个疗程。

7.3 促进排毒,提高免疫力:为提高消化道的抗应激能力.在饮水中加入速补多维.每千克水2g,一天一次饮水,连饮4d为一个疗程。


7.4 系统治疗:为防继发病毒病,在饲料里添加中草药拌料, 选择清瘟败毒散1包,拌料250kg,连续4d为一个疗程。

7.5 全舍进行卫生清理和消毒.对没有治疗价值的鸭进行焚烧。


8 追踪回访

及时治疗用药处理4d,恢复用药3d,到没有发现新病例为止,统计发病死亡28只鹅。因为巴氏杆菌有多种血清型.特别是在病料中的菌体,经瑞氏染色呈两极浓染.革兰氏染色阴性,对肉鹅类的侵蚀力较强,危害也较大。由于四季气候的变化,禽霍乱每时每刻都在威胁着饲养业,应该按季节的流行特点及时进行消毒和注射禽霍乱疫苗。
分享与收藏:  养鹅技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鹅 
 
推荐图文
推荐养鹅技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