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米地饲养肉鹅,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饲料问题,而且为普通养殖户开辟了一条致富新门路。笔者现将玉米地养殖肉鹅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供农民朋友参考。
一、建育雏舍和育成舍
育雏舍和育成舍均可用闲置的旧房舍、仓库改建扩建而成,也可新建。为了降低养殖成本,建筑材料应就地取材。因为3周龄前的雏鹅绒毛稀少,体质较弱,体温调节能力差,所以修建育雏舍时应以保温、干燥、通风、无贼风为原则。育雏舍内还要有供热设备,如火墙、地龙等。单个育雏舍的面积以容纳500 600只雏鹅为宜。育雏舍地面可用沙土或干净的黏土铺平并夯实,舍内要比舍外高出20~30厘米。
育成舍可用玉米地附近的旧房舍、闲置的塑料大棚等稍加修缮改造而成,也可因地制宜搭建鹅舍。育成舍位置要高,背风向阳,视野开阔,不能积水,门前要有足够的开阔地。新建育成舍时,可用木杆、板方作框架,用油毡、石棉瓦或塑料布作顶棚,棚高2.5米左右,用塑料布圈围四周,考虑夜间天气比较凉,可用双层塑料布围圈围,保存好的塑料布可用2~3年。俗话说:“养鹅无巧,圈干食饱”。因此,养殖圈舍内一定要保持干燥、清洁卫生。
二、玉米的种植与管理
北方地区,一般是在5月上中旬播种玉米。应选用适宜当地栽培的高秆玉米品种,用农家肥或碳酸氢铵作底肥,也可用尿素作底肥。天气干旱时,可催芽、坐水播种。如果上一年地里杂草不多,为利于杂草出苗,玉米播种覆土后可不喷施除草剂。在玉米幼苗3~4片叶时定苗,此后即可不再进行任何中耕、追肥等田间管理。其他生产管理措施与普通大田玉米相同。
三、雏鹅的饲养管理
应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的肉鹅品种,北方地区可选择白鹅、豁鹅、莱茵鹅等。一般在5月中下旬开始育雏,最晚不得超过6月初,否则玉米地的杂草将无法控制。培养健壮的雏鹅是养殖肉鹅的关键,采用玉米地养鹅方式时,对雏鹅的要求会更高些。因此,在育雏阶段一定要精心管理,尤其是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适时开水。雏鹅开水即其第 1次饮水。当雏鹅从孵化场运回之后,应立即将其放到事先准备好的(已消毒、预热补温)育雏舍里,待其稍加休息,便可给予第1次饮水。如给水太迟,会导致雏鹅脚蹼失水收缩,俗称“干爪”,轻则生长衰弱,重则出现死亡。第1次饮水以出壳后24—36小时进行为宜。饮水能刺激雏鹅食欲,促使胎便排出,但不能先开食后给水。如果先喂食,雏鹅会缺水忍渴,一旦遇到水,就会立即抢水暴饮,造成大量水分进入血液,导致水“中毒”,通常死亡率很高。第1次饮水时,可将部分雏鹅的嘴多次按入水中,让其先学会饮水,其他雏鹅就会模仿跟着饮水。饮水器内水深以3 厘米为宜。饮水的水质要好,要求清洁卫生,可用温开水,水温以2O 左右为宜。
2.开食。一般在第1次饮水后就开食。开食饲料可用清水淘洗并泡透的小米(或玉米糁)和洗净切细的菜叶、嫩草等青饲料。饲喂时,可把小米等撒在塑料布或席子上,也可撒一些在雏鹅身上引诱雏鹅啄食,慢慢地全群雏鹅都会来啄食,然后再加青饲料。在雏鹅10日龄之前,一般白天喂6—7次,每次间隔3小时,夜间加喂2—3 次,每次喂25~30分钟,让雏鹅吃饱;3-4天后,可喂全价配合饲料或自行配制饲料。北方地区常用雏鹅饲料配方为:玉米57%,豆饼23%,细稻糠6.3%,骨粉2.1%(或磷酸氢钙1.7%),食盐0.4%,石粉0.2%,微量元素添加剂 0.2%,多种维生素添加剂0.2%,沙粒0.3%,蛋氨酸0.1%,土霉素钙0.1%。
一般雏鹅体重在400克以上时,方可将其赶人玉米地放牧。这个时间需要20~23天。对达不到放牧要求体重的雏鹅,应继续饲喂至达到标准,否则弱小雏极易死亡。饲养密度视玉米地的杂草量而定,一般每公顷饲养 200—250只鹅。放养密度过大不仅会影响玉米产量,而且鹅也吃不饱,最终得不偿失。
3.适宜的温、湿度。在生产实际中,要根据雏鹅的行为反应来判断育雏温度是否合适。如温度适宜,则雏鹅分布均匀。呼吸平和,睡眠安静;温度高时,雏鹅张口呼吸,两翅张开,绒毛松蓬,频频饮水;如温度过低,则雏鹅相互拥挤,叫声细软,绒毛直立,身躯卷缩。育雏适温是:1-5日龄27~28℃ ,6~10日龄25—26℃ ,11~15日龄 22 24 cC,16~21日龄2O 22 oc。早春育雏温度可高些,健康雏的育雏温度可稍低些,晚上温度应比白天高1~2℃。
在育雏的头10天,雏鹅饮水少,粪便较少,舍内比较干燥,雏鹅容易脱水出现“干爪”。这时应人工加湿,常用加湿措施有地面洒水或在炉子上烧水。育雏舍的湿度以1—10 日龄65% 一70% 、11~21日龄6O% ~ 65%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