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养饿区域在水草丰美区域,消费多集中在南方区域,尤其是东南沿海的江浙沪和两广及海南区域。上世纪80年代,在我国的东北及河北部分地区白鹅养殖量也一度较大,是由于羽绒外贸为主和适应南方开放初期对冻鹅产品的需求。进入上世纪90年代, 由于养鸭业的兴起和南方消费逐步淘汰冰冻产品,尤其是冻鹅产品市场逐步被白鸭取代,养鹅业又在南方区域逐年发展。
中国鹅肉消费目前主要在南方,而且以鲜货为主的现状暂时无法扭转,这是北方养鹅产业化要面临的难题。
为什么鹅肉消费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呢?其实这与地区经济状况紧密相联,浙江绍兴人有句谚语:“家财千千万,不可能杀只鹅做下饭(下饭:绍兴方言,即下饭的菜)。”鹅的消费价值相对较大,历来是与宗教祭祀有关,近十年来因经济水准提升,沿海富裕地区出现“穷人吃鸡,富人吃鹅” 的风气。以前出海渔民也喜欢带鹅去打鱼,一方面是鹅具灵性,据说能避邪, 另一方面鹅肉也是渔民喜欢的美食。
上世纪80年代时宁波冻鹅大量出口马来西亚,印尼,港懊和中东地区,目前国内西南少数民族是填肝后朗德鹅的主销区。
二、传统的数量和真实的市场量
我国鹅产业市场信息滞后,其中江苏地区5000万只是综合各调查方在江苏的流通数量,江苏省历来是我国肉鹅中转的重要地区。江浙一带,尤其浙东地区和华南一带民间俗有一句顺口溜:“10 鸡6鸭半只鹅”。从目前全国养鸡的数量反推全国鹅出栏,上表也有一定的科学性,1980—1990年的文献表明, 鹅大致是鸡产量的 2% ~5% ,现在鸡由于集约化发展,我判断鹅的比重是下降的。
三 肉鹅市场为什么不能重复上世纪80到90年代肉鸡思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世界范围经历了蛋白质短缺的局面。在1950—1970年,养鸡在西方国家是个很赚钱的产业,不亚于某些高科技产业,商业资本追求的是高回报率,快大白鸡和快大鸭都是在那个年代蓬勃发展起来,到 80年代,产业已日趋完善和回报率逐年走低。世界养鹅业是伴随白鸡白鸭的迅猛发展而迅速衰退。这两个过程是伴生的,欧洲国家也有吃鹅的习惯,但由于鹅的养殖不集约化和成本竞争方面的劣势,欧洲国家最终发展了白鸭和肥肝鹅及肉质差但生长快速的莱茵鹅系列。
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也有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蛋白质短缺现象的出现,那时,国家大力发展快大鸡,洋蛋鸡,到1997年前后,养鸡业全面进入买方市场。白鸭业快速发展,挤占了一部分快速鸡市场。2003年后鸡,鸭已出现追求 “土鸡”,“柴鸡”,“草鸭~ 小麻鸭” 时代,也正是那时起,国内鹅肉消费快速上升。据此可判断:随国民所得的增加和绿色食品风气的积累,鹅肉消费将步入长期稳定增加的消费时代,说养鹅业是畜牧产业中的朝阳产业一点也不为过。现在北方养鹅界的一些朋友,没有认识到这段历史,在养鹅产业规划时就出现了以下一些误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世界范围经历了蛋白质短缺的局面。在1950—1970年,养鸡在西方国家是个很赚钱的产业,不亚于某些高科技产业,商业资本追求的是高回报率,快大白鸡和快大鸭都是在那个年代蓬勃发展起来,到 80年代,产业已日趋完善和回报率逐年走低。世界养鹅业是伴随白鸡白鸭的迅猛发展而迅速衰退。这两个过程是伴生的,欧洲国家也有吃鹅的习惯,但由于鹅的养殖不集约化和成本竞争方面的劣势,欧洲国家最终发展了白鸭和肥肝鹅及肉质差但生长快速的莱茵鹅系列。
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也有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蛋白质短缺现象的出现,那时,国家大力发展快大鸡,洋蛋鸡,到1997年前后,养鸡业全面进入买方市场。白鸭业快速发展,挤占了一部分快速鸡市场。2003年后鸡,鸭已出现追求 “土鸡”,“柴鸡”,“草鸭~ 小麻鸭” 时代,也正是那时起,国内鹅肉消费快速上升。据此可判断:随国民所得的增加和绿色食品风气的积累,鹅肉消费将步入长期稳定增加的消费时代,说养鹅业是畜牧产业中的朝阳产业一点也不为过。现在北方养鹅界的一些朋友,没有认识到这段历史,在养鹅产业规划时就出现了以下一些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