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国内最大养鹅平台
最专业养鹅网站
当前位置: 养鹅网 » 养鹅技术 » 鹅病治疗 » 鹅的主要传染病及防治

鹅的主要传染病及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4-02  作者:腾忠娟  浏览次数:1718
流感 鹅常突然发病,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或废绝,仅饮水;羽毛松乱,身体蜷缩,精神沉郁,反应迟钝;排白色或淡黄绿色水样稀粪。

防治措施:搞好免疫接种是控制该病流行的最主要措施;对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家禽应坚决捕杀淘汰;如发生中低致病力禽流感可以用药物治疗,用50~100 毫克/升的恩诺沙星饮水4~5天,同时在饲料中加入抗病毒中药拌料饲喂。

霍乱 又称禽巴氏杆菌病或禽出血性败血病,是鸡、鸭、鹅、鸽共患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最急性型一般无明显症状,常突然倒地死亡。急性型病程1~3 天,病鹅表现为精神萎顿,羽毛松乱,食欲减少或废绝,饮水增加。慢性型多发生在该病流行的后期,病鹅消瘦贫血,腿关节肿胀和化脓\跛行,最后消瘦衰竭而死。

防治措施:养鹅场应建立和健全严格的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制度,定期进行预防注射。治疗可选用以下两种方案: ①磺胺类药物按0.1%~0.5%混于饲料中喂饲,连用3~5天。②成年鹅每只肌肉注射 8万~10万国际单位青霉素或链霉素,2次/ 天,连用3~4天。

鹅浆膜炎 鹅浆膜炎是近几年来在雏鹅群流行比较严重的细菌性疫病,是由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最急性型病例出现于鹅群刚开始发病时,通常看不到任何明显症状即突然死亡。

防治措施:在无疫里默氏杆菌病流行发生的地区,将鹅群与鸭群绝对分开饲养;对疫区和信厂区彻底消毒;在有疫里默氏杆菌病流行发生的地区,将雏鹅群、雏鹅群与青年鹅群、雏鹅群与成年鹅群隔离分开饲养,防止雏鹅被感染。发生疫情使用该菌作紧急预防时,可同时配合应用敏感抗菌药物,以达到控制疫情蔓延和降低死亡率的目的。常用的敏感药物有氟苯尼考、氧氟沙星等。由于该病的发生和流行与应激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将雏鹅转舍、舍内迁至舍外以及下塘饲养时,应特别注意气候和温度的变化,减少运输和驱赶等应激因素对鹅群的影响。

小鹅瘟 小鹅瘟是由一种病毒引起的,通过消化道传染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出壳后20日龄左右的雏鹅。根据病程经过,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亚急性型。最急性型多发生于3~10日龄的雏鹅,通常是不见有任何前期症状,发生败血症而突然死亡。急性型多发生于 15日龄左右的雏鹅,患病雏鹅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羽毛松乱、头颈缩起、闭眼呆立、离群独处、不愿走动、行动缓慢等;病雏鹅鼻孔流出浆液性鼻液,频频摇头,进而饮水量增加,拉稀,排灰白色或灰黄色的水样稀粪。大多数雏鹅发生于急性型,病程一般为2~3天,随患病雏鹅日龄增大,病程渐而转为亚急性型。亚急性型通常发生于流行的末期或20日龄以上的雏鹅,主要以行动迟缓,走动摇摆、拉稀、采食量减少、精神状态略差为特征。病程一般4~7天,有极少数病鹅可以自愈,但雏鹅吃料不正常,生长发育受到严重阻碍,成为“僵鹅”。

防治措施:严禁引进来自疫区的种蛋和雏鹅;刚出壳的雏鹅不要与新引进的种蛋或成鹅接触;对雏鹅注射抗小鹅瘟血清是防治此病的关键措施;对已发生小鹅瘟的病鹅群可用允许服用的抗病毒药物口服,每日1~2次。

种鹅产蛋下降综合征 产蛋下降综合征病原体为腺病毒,主要通过眼结膜和口腔感染,是以产蛋率下降和蛋的质量降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

防治措施:该病无特效药物治疗,只能从管理、免疫、捕杀方面进行综合防治。在孵化、育雏、育成及整个产蛋过程中均应严格消毒,病鹅要尽快焚烧并深埋。目前应用减蛋综合征油苗或用新城疫—减蛋综合征灭活双价油佐剂苗可成功预防减蛋综合征的发生。
分享与收藏:  养鹅技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鹅 
 
推荐图文
推荐养鹅技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