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市某养殖场饲养的42日龄朗德鹅急性发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测确诊为鹅副黏病毒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现将其诊治情况及体会报道如下,希望能对养殖户、兽医工作者有所帮助。
1 发病情况
2013年2月份,养鹅户李某饲养的1 000只朗德鹅42日龄时发病、出现死亡,2 d内共死亡50只,死亡率5%左右。病鹅表现下痢、肿头肿眼,个别鹅出现神经症状,李某曾用利巴韦林、头孢氨苄等药物治疗,效果不好。
2 临床症状
临床检查见鹅群食欲下降,鹅只精神不振、羽毛松乱,体温升高,比正常鹅高2—3℃,怕冷,常挤成一堆,不断尖叫,嗉囊膨大,倒提病鹅时从口腔流出暗红色黏性液体。腹部下垂及肿大,呼吸困难,常见伸颈张口呼吸,眼睑肿大,流眼泪,有的病鹅从鼻孑L流出浆液性黏液;呆立或蹲地少动;有的单脚时时提起,少食或不食,体重很快减轻,但饮水量增加,不愿下水,即使人为驱赶其下水,也只浮在水面,顺风飘浮,很快挣扎上岸蹲伏。站立不稳,头向下弯曲,嘴触地。病鹅消瘦,粪便稀薄而恶臭,呈水样、暗红色、黄色、绿色或墨绿色;肛周羽毛沾满粪便,有6只患鹅出现扭颈、转圈、仰头等神经症状。
3 剖检病变
剖检病死鹅,可见舌部、口腔有米粒大、淡黄色结痂,易剥离,剥离后可见到紫斑,食道有结痂,剥离后见紫斑;嗉囊膨大、稀软,内有大量暗红色的黏液;腺胃、肌胃可见充血、出血,个别内容物呈暗红色糊状;脾脏肿大、瘀血,有芝麻大至绿豆大的坏死灶;胰腺肿大,有灰白色米粒大至绿豆大坏死灶;肠黏膜纤维性坏死。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黏膜有散在性或弥漫性大小不一、淡黄色或灰白色的纤维素性结痂,剥离后呈现出血或溃疡面;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盲肠黏膜出血或有纤维素性结痂;肝脏肿大,瘀血,质地较硬,有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坏死灶,表面覆盖一层灰白色的纤维素性膜;肺脏、气囊有大小不一的黄白色结节,质地坚硬,切开内容物呈干酪样;心包膜增厚,内有纤维素性渗出物,心肌质脆,个别心肌、心包膜有出血斑。
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的消化道黏膜纤维素性坏死、结痂,脾脏、胰腺灰白色坏死灶等特征性病变,初诊为副黏病毒病,根据心包膜增厚,内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肝脏表面覆盖一层灰白色的纤维素性膜,肺脏、气囊有大小不一的黄白色结节,质地坚硬,切开内容物呈干酪样,初步诊断为鹅副黏病毒病、大肠杆菌病及支原体病混合感染。
4 实验室检验
4.1 细菌分离、培养、鉴定
在无菌条件下,采集病死鹅的脏器(肝脏、脾脏及皮下渗出物)涂抹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和普通肉汤,37℃培养24~48 h,结果在普通培养基上呈现半透明、圆形、中等大小露珠样的菌落;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呈大小一致的粉红色菌落,表面光滑、湿润且微凸起。取培养物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可见阴性小杆菌。
小结与体会
1)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本病为鹅副黏病毒病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
2)采用标本兼治的治疗方法。除应用特异性高免卵黄中和病毒外,辅以西咪替丁、肠黏膜修复剂对溃疡病灶起止血、促愈合作用;用抗菌药防止细菌性并发症;电解多维、葡萄糖增强体质和抗病力。大肠杆菌容易产生耐药性,用药之前最好做药敏试验,通过药敏试验选择高敏药物是治疗大肠杆菌病的最佳方式,以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另外,因副黏病毒病常引起较严重的消化道纤维素性坏死结痂,所以患病期间应停喂带壳谷类饲料,以减少因消化纤维物的机械磨擦而加重消化道病灶出血,增加饲料中青饲料 (嫩牧草)等易消化饲料比例,减轻消化负担,利于病鹅的康复。
3)根据养殖户所述,笔者判断发生本病的主要原因是鹅群副黏病毒灭活苗免疫后效果不确实,加上天气突变,鹅舍潮湿,造成鹅副黏病毒病发生,又由于环境太差,如饲养场水域为不流动的“死水”,病原微生物含量超标;垫料脏污、消毒不到位等导致鹅群抵抗力下降,继发感染了致病性大肠杆菌,所以对水塘消毒、勤换垫料尤为重要。为了有效地预防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定期进行舍内外的消毒,舍内应经常通风换气,及时清除潮湿的垫料。再则,建议养殖场使用疫苗进行预防,由于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很多,因此应使用多价大肠杆菌苗进行预防。母鹅产蛋前第15天,每只肌肉注射 1 mL,然后将其所产的蛋留做种用。雏鹅7—10日龄接种,每只皮下注射0.5 mL。最好生产自家疫苗。在治疗鹅副黏病毒病上,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应坚持以预防为主原则,及早接种疫苗,对已发病鹅群,要分病鹅和假定健康鹅区别对待,已发病鹅用蛋黄治疗,未发病鹅使用“鹅副黏病毒疫苗”紧急接种;10— 14日龄雏鹅每只肌注0.3 mL,青年鹅每只肌注 0.5 mL,大鹅每只肌注1 mL,或种鹅产蛋前第20天时肌注0.5 mL/只。使用水禽副黏病毒灭活疫苗做一次免疫能得到一定免疫保护,但在生产上免疫期内的鹅群有时仍发生该病,故认为在本病流行区域,鹅群应做二次免疫保护效果才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