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国内最大养鹅平台
最专业养鹅网站
当前位置: 养鹅网 » 养鹅技术 » 鹅的饲养 » 狮头鹅雏鹅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狮头鹅雏鹅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4-30  作者:王永福  浏览次数:1593
狮头鹅是广东省五大地方良种鹅之一,原产地粤东饶平县溪楼村,有200多年历史。狮头鹅具有耐粗饲、适应能力强、前期生长发育快、肉质鲜美以及体型大等优点,生产鹅肥肝是提高养鹅经济效益的另一个重要经营手段。作为肉用鹅饲养,70日龄上市活重达到6 kg以上,在饲养管理较好的情况下, 80日龄上市活重达到7.5 kg以上。随着城乡居民肉类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禽肉特别是鹅肉消费量也不断增加,使得近年来狮头鹅价格的增长较快。东山县狮头鹅养殖量也逐年增多,大大增加了当地养殖户的收入。笔者查阅了狮头鹅的生理特点、生活习性等资料,现结合生产实际谈谈狮头鹅雏鹅的饲养管理要点,供同行参考。

1 雏鹅的饲养管理

1.1 开饮开饮是肉用狮头鹅饲养管理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狮头鹅雏鹅出壳后,上育雏室前,12 h 内用0.01%高锰酸钾水开饮,可使雏鹅的胎粪排出顺畅,防止雏鹅脱水以及有利于胃肠道消毒,也可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按100 g兑水200 kg使用,育雏期饮水器必须保证24 h有水供应。

1.2 开食 雏鹅在出壳后可不急于开食,出壳24 h 后开食效果更好,因为雏鹅在出壳后,体内的卵黄可供雏鹅吸收。另外在出壳36 h内可用切碎的鲜嫩菜叶或者鲜嫩草按5% 比例加入大蒜汁则效果会更好。目前尚无专用雏鹅饲料,一般采用雏鸡或者雏鸭专用配合饲料。育雏期饲料供给应定时定量并及时清理剩余物。

1.3 周 刚出壳的雏鹅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且自身温度调节机能差,因此雏鹅保温是育雏期适时开饮外的另一个重点,雏鹅保温是否合理将对雏鹅的成活率和雏鹅的生长发育造成直接的影响。目前养殖场大多采用保温灯供温。一般出壳后要保温 2~3周,不同日龄的雏鹅所需的温度不同,l~5日龄时要求维持在27~28℃,6—10日龄时为23—24℃, 11—17日龄时为19~20℃ ,18—24日龄时为15~ 16℃。冬季,在保温过程中应注意电源的稳定,防止断电造成气温骤降,导致雏鹅拥挤、踩踏、冻死。

1.4 防湿育雏室的窗门不宜密闭,要注意通风透光,室内相对湿度以维持在60%一65%为宜。室内不宜放置湿物,水槽中的水切勿外溢,以保持地面干燥。最好采用漏粪地板或者地面铺洒稻壳。

1.5 饲养密度根据雏鹅饲养方式的不同,饲养密度也有所差异,狮头鹅雏鹅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采取不同的饲养密度,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提高雏鹅的生长速度,并且能防止雏鹅啄羽癖的发生。雏鹅可采用地面分格垫草圈养,育雏室的饲养密度第l周保持在12 l5羽,m ,第2周8~12羽/m ,分槽分栏,尽量做到全进全出。

1.6 清洁卫生和防天敌经常打扫地面或者更换垫草。育雏室晚上要点灯,以便观察雏鹅的动静,育雏室周围和进出口用铁丝网或尼龙网系紧防止鼠害、猫、狗等。

1.7 隔离在日常管理中如发现体质瘦弱、行动迟缓、食欲不振、排粪异常的雏鹅应马上隔离饲养和治疗,对于体质特别弱的雏鹅建议及时淘汰,以免影响其他健康雏鹅的健康生长。

2 雏鹅的卫生消毒

对雏鹅舍每天应至少清粪一次。打扫鹅舍内外卫生,保持鹅舍的清洁和新鲜空气的流通,并定期用 10%聚维酮碘按1:300比例进行带禽消毒。料槽、水槽每天必须清洗干净并消毒,最好是水槽、料槽各有两套轮流使用,在疫情发生季节,所有的使用工具都必须用20%消毒威(二氯异氰尿酸钠粉)浸泡后方可使用。为防止雏鹅腹泻的发生,可在雏鹅开饮后在饮水中添加抗生素进行预防,一般可使用庆大霉素或沙星类药物。雏鹅防寒保暖时应兼顾通风换气,并可在2周龄左右驱赶雏鹅下水洗浴。切忌将1周龄内雏鹅在低温天气条件驱赶下水,防止受寒。

3 育雏期防疫

雏鹅的防疫接种一般在7日龄进行小鹅瘟弱毒疫苗1头份肌肉注射,2周龄进行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0.5~1 mL胸肌注射,必要时可在5周龄进行第二次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1.5 mL胸肌注射。注射用具应做好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分享与收藏:  养鹅技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雏鹅 
 
推荐图文
推荐养鹅技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