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大肠杆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俗称“蛋子瘟”,2周龄以内的雏鹅多发,呈败血性传染。本病也可感染成鹅,成鹅患该病又称母鹅卵黄性腹膜炎,是产蛋母鹅常见的疾病。本病主要能引起产蛋母鹅的卵巢、卵子和输卵管感染,使母鹅产蛋率明显下降并死亡,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1 病原
大肠杆菌是革兰氏阴性不形成芽孢的杆菌,许多菌株能运动,周身有鞭毛。大肠杆菌能在普通培养基上于18~44%或更低的温度中生长,菌落圆而隆起,光滑、半透明、无色,直径1~3mm,边缘整齐或不规则,呈颗粒状结构。大肠杆菌在肉汤中生长良好,在麦康凯琼脂平形成红色菌落。
2 流行特点
传染源主要是病鹅和带菌鹅,尸体和粪便随时会污染饲料、饮水、池塘、饲养场地和饲养工具等。健康雏鹅很容易感染大肠杆菌,一般通过消化道或呼吸道进入体内,但不一定立刻发病。当机体抗病力降低,或患其他疾病时,寄居在体内的细菌会乘机进入血管,随血液分布全身,引起败血症或其他病症。本病的发生与不良的饲养管理有密切关系,天气寒冷、气温骤变、青饲料不足、维生素A缺乏、鹅群过度拥挤、闷热、长途运输等因素,均能促进本病的发生和传播。当鹅不清洁时,鹅群在污秽的浅水塘内交配,公鹅的外生殖器发炎溃烂时,都会引起本病的传播。本病只在产蛋母鹅中流行,其死亡率占母鹅总数的10%~20%。
3 临床特征
急性败血型于各种年龄的鹅都可发生,但以7~45日龄的鹅较易感。病鹅精神沉郁,羽毛松乱,怕冷,常挤成一堆,不断尖叫,体温升高,比正常鹅高1~2℃。粪便稀薄而恶臭;混有血丝、血块和气泡,肛门周围沾满粪便,食欲废绝,渴欲增加,呼吸困难,最后衰竭窒息而死,死亡率较高。
慢性型病程3~5d,有时可长达10d左右。
母鹅在产蛋后不久,部分母鹅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不愿走动,喜卧,常在水面漂浮或离群独处,气喘,站立不稳,头向下弯曲,嘴触地,腹部膨大。排黄白色稀便,肛门周围沾有污秽发臭的排泄物,其中混有蛋清、凝固的蛋白或卵黄小块。病鹅眼球下陷,喙蹼干燥,消瘦,呈现脱水症状,最后因衰竭而死亡。即使有少数鹅能自然康复,也不能恢复产蛋。
公鹅大肠杆菌性生殖器官病。主要表现阴茎红肿、溃疡或结节。病情严重的,阴茎表面布满绿豆大小的坏死灶,剥去痂块即露出溃疡灶,阴茎无法收回,丧失交配能力。
4 剖检变化
败血型主要表现为纤维素性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成年母鹅特征性病变为卵黄性腹膜炎,腹腔内有少量淡黄色腥臭浑浊的液体,常混有损坏的卵黄,各内脏表现覆盖有淡黄色凝固的纤维素渗出物,肠系膜互相粘连,肠浆膜上有小出血点,卵黄萎缩。输卵管黏膜发炎,有针尖状出血点和淡黄色纤维性渗出物沉着,管腔中也含有黄白色的纤维素性凝片。公鹅的病变局限于外生殖器,表现阴茎红肿,表面有芝麻至黄豆大的小结节,里面是黄色脓性渗出物或干酪样坏死物质,严重时病鹅的阴茎脱垂外露,表现有黑色坏死结痂。经剖检观察及实验室细胞培养,可以确诊为鹅大肠杆菌病。
5 防治措施
采取防止种蛋传播的措施,适当调整鹅群密度,注意鹅舍空气流通,减少空气中细菌污染,鹅舍和用具经常清洗消毒。发现慢性病例和接种传染性支气管炎或新城疫疫苗时,可喂抗菌药物预防。雏鹅开食时,可用药物混饲或加入饮水中,连续饲饮1-2周,进行药物预防。公鹅在本病的传播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对公鹅进行逐只检查,凡种公鹅外生殖器上有病变的,一律淘汰,以防传播本病。由于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血清型很多,因此,应使用多价大肠杆菌苗进行预防。母鹅产蛋前15d,肌肉注射lmU 只,然后将其所产的蛋留做种用。雏鹅7—10日龄接种,皮下注射0.5ml/只。
鹅大肠杆菌性生殖器官病已研制成菌苗,系由5株不同抗原型的大肠杆菌制成氢氧化铝甲醛苗,每鹅在产蛋前15d 左右肌肉注射菌苗lmL,免疫期5个月,保护率为98.2%。该菌苗也可作发病后的紧急预防接种,每鹅肌肉注射2mL,注后7d无新病例出现和停止死亡,可有效地控制本病。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和预防。每只胸肌注射卡那霉素或链霉素10~20万U,2次/d,连用 3d。大群鹅可用0.005%环丙沙星混料投服,连用3~5d。致病性大肠埃希氏杆菌易产生耐药性,药物治疗需在患病的早期进行。磺胺类、抗生素类和呋喃类药物治疗本病均有良效。但须注意鹅场常用某种药物作为饲料添加剂,而使一些菌株产生耐药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