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国内最大养鹅平台
最专业养鹅网站
当前位置: 养鹅网 » 养鹅技术 » 鹅的饲养 » 肉鹅高效饲养管理技术

肉鹅高效饲养管理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7-18  浏览次数:1193
鹅肉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肉类,联合国粮农组织把鹅肉列为二十一世纪重点发展的绿色保健食品之一。采用高效饲养技术,可加快肉用仔鹅的生长速度,缩短饲养周期,一般饲养70 d即可上市,平均体重3.5-5.0 kg,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现具体介绍如下:

1 肉鹅育雏技术要点
1.1 雏鹅的选择

雏鹅通常是指刚出壳至4周龄的小鹅。健壮的雏鹅应是按时出壳,毛色光亮,眼睛明亮有神,行动活泼,用手握住颈部提起时,两脚能迅速收缩,并挣扎有力,叫声响亮。脐部收缩完全,无脐钉,脐部周围无血斑和水肿。雏鹅个体大,体躯长而宽。

1.2 进雏前准备

进雏前应清扫、清洗鹅舍,对鹅舍及用具用 3%-5%的热火碱水喷洒消毒,然后按每立方米鹅舍空间用高锰酸钾14 g、福尔马林28 mL混合后进行熏蒸,24 h后打开门窗。雏鹅进鹅舍前铺好垫料,备齐食槽、水槽。进雏前2天对育雏舍进行预温,以便雏鹅进入鹅舍后很快适应环境。

1.3 雏鹅的饲养管理
1.3.1 鹅舍的温度与湿度

育雏保温应遵循的原则是:群小稍高,群大稍低;夜间稍高,白天稍低;弱雏稍高,壮雏稍低;冷天稍高,热天稍低。一般4周后方可安全脱温。具体操作时,在鹅育雏的第1周温度应在29℃左右,以后每周降低2-3 度,单独一天温度降低不要超过1 oc,温度降低的实际情况还要结合育雏期问天气情况变化。

外界环境的相对湿度对育雏成绩也会产生一定影响,故也必须采取相应的通风防潮措施,为雏鹅提供最适宜生长的环境。1~10日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65%;10日龄后,雏鹅体重增加,呼吸量和排粪量增加,垫草含水量增大,室内易潮湿,此时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5%-75%,尽量做到勤换垫料,保温与通风相结合等综合措施来尽量满足湿度条件。

在温度和湿度不达标的情况下通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如低温高湿,体热散发快,易引起感冒、腹泻、打堆,造成僵鹅、残次鹅和死亡鹅数量增加;高温高湿,体热散发不出去,食欲下降,也会引起发病率增加。必要时,可用生石灰吸湿,通风换气、勤换垫草,保持舍内空气清新,促进雏鹅快速生长。

1.3.2 雏鹅的饮水和开食

鹅雏出壳后12-36 h给予饮水和开食。饮水以25℃左右的清洁水为宜,其中放入电解多维及 0.05%高锰酸钾,以利于清理胃肠、刺激食欲、排出胎粪,饮水2 h后即可开食。饮水过程中,如发现雏鹅没有饮水,应将一部分雏鹅的喙多次按入饮水中,让其学会饮水,其它鹅就会模仿,跟着饮水。开食时,先喂湿精料后喂青料,防止雏鹅多吃青料少吃精料而拉稀,也可将切细的青料拌和半生半熟碎米饲喂。一般用黏性弱的籼米饭,不可用粘性强的粳米饭或糯米饭,饲喂前用清水淋湿,使饭粒松散同时搭配一些切成细丝的鲜嫩多汁的菜叶,按1:2混合后饲喂。切忌喂干料,以防雏鹅饱食后因口渴而大量饮水以致腹胀而死亡。第1次喂食不应过饱,4日龄前每天喂4~5次,每次 8成饱;5日龄后体内蛋黄逐渐吸收完,雏鹅的消化和采食能力明显增强,可自由采食。

1.3.3 及时分群

雏鹅饲养时,要定期按身体强弱、个体大小分群,及时拣出病雏淘汰。一般每群以100-150只为宜,分群时要注意饲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饲养雏鹅数:1-5日龄20-25只,6~10 Et龄15~20只, 11-15日龄12~15只,15日龄以后8~10只。

2 鹅的育肥
2.1 强制填肥法

45日龄主翼羽长齐后,即可进入填喂期。填喂量随日龄增大而逐步增加,46日龄250 g,49日龄 300 g,53日龄400~450 g,54-56日龄500-550 g, 57~70日龄600-650 g。填喂前将饲料按1:1~1.5 的水拌成浆糊状。将调好的饲料装入贮料桶内,压下手柄,观察机器出料口胶管的出料情况,检查填食的容量是否符合要求,如果料量符合要求,就可以开始填喂。填饲时,鹅体要放平,以免伤害食道。每天填喂4次。每次填喂完后,要将填喂机洗干净,以免残余饲料霉变。经过15~20 d的人工填料饲喂,体重可达4-5 kg,甚至更高。

2.2 放鹅育肥法

以放牧为主的鹅群,利用作物收割后残留的遗粒进行育肥,是最经济实惠的育肥方法。但要掌握当地作物的收割时间,提前进行育雏。先选好放牧茬地,随着作物收割时间的早晚顺序,顺次放牧,到收割结束时,鹅群已经肥壮。补饲或利用稻麦收获季节放牧是广泛使用的育肥方法,应用此法时,应特别注意饲养期的安排,一旦稻麦茬田结束,要及时出售。

2.3 舍饲育肥法

将育肥鹅圈养于光线较暗的育肥鹅舍,限制其运动,减少能量消耗,饲喂全价配合饲料,日粮代谢能为11.7 MJ/kg,粗蛋白质18%,粗纤维6%,钙1.2%,磷0.8%。这样圈养约15-20 d,即可使鹅迅速肥壮。

3 鹅的疾病控制
3.1 适时免疫接种

雏鹅出雏以后,按免疫程序适时接种疫苗,增强雏鹅机体免疫力。1-3日龄,抗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毒一小鹅瘟二联高免血清皮下注射 (或抗体1-1.5 mL);7日龄,副黏病毒灭活苗皮下注射0.25 mE(无此病流行地区可免除);4周龄,鹅巴氏杆菌蜂胶复合佐剂灭活苗皮下注射1 mL。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药物预防疾病,用药剂量严格按照说明使用,防止量大中毒、量小达不到防治效果。

3.2 防治寄生虫病

建立正常的驱虫制度,一般在雏鹅15~20日龄开始首次驱虫,用抗蠕敏每千克体重40 mg灌服 1次即可,以后每隔20-25 d再驱虫1次,可保证鹅免遭绦虫的侵害。18日龄后,在饲料中交替使用抗球虫药,以防鹅球虫病的发生。

3.3 药物防治细菌病

为杜绝沙门菌、大肠杆菌、巴氏杆菌等感染,在育雏期饲料中加人0.1%氟苯尼考粉,其中1-5日龄饮水中加入庆大霉素,用量3 000~5 000 IU/只,以防大肠杆菌病感染。

3.4 保持环境卫生

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鹅舍的清洁卫生,以提高鹅的抗病能力。鹅舍要经常清扫,料槽、水槽要注意清洗和消毒,鹅群、育雏室和运动场每2周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育雏室内注意加强通风,保持育雏室内空气的清新。勤换垫料,防止因垫料过湿而受凉引发疾病。鹅粪、病死鹅、过期兽药、残余疫苗和疫苗瓶等废弃物要及时焚烧或深埋处理。

综上所述,对于肉鹅养殖来说,雏鹅是基础,饲料、饲养、管理是关键,防疫是保证,即种、料、养、管、防是养鹅生产的五项关键技术要点,要切实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以期用低的投入获取高的产出。
分享与收藏:  养鹅技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肉鹅 
 
推荐图文
推荐养鹅技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