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鹅霉菌性肺炎是由烟曲霉菌等引起的、以呼吸困难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烟曲霉菌在自然界分布较广,各种年龄禽均易感,因此也称为禽烟曲霉菌病,雏鹅更易感且多为急性经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给养鹅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但有关雏鹅霉菌性肺炎诊治方面的报道很少。通辽市某种鹅场,在育雏阶段发生了类似烟曲霉菌病症状的疾病,死亡率20%左右,最后经综合诊断为雏鹅烟曲霉菌病,现简介如下。
1 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
1.1 临床症状该场共存栏鹅雏6 000余只,在13日龄左右雏鹅中出现了以呼吸困难为主的病鹅,并陆续死亡,20 El龄以后死亡逐渐减少而康复。主要临床症状是初期病雏精神不振,食欲减弱,饮欲增加,呼吸困难,呼吸次数增加,有时可听到特殊的声音。羽毛蓬乱,下痢,肛门被粪便污染,少数病鹅步态不稳,还有一些病鹅可见到一侧眼睑肿胀,羞明,有时在眼结膜囊内有黄白色干酪样凝块,肿胀突出,眼角膜有溃疡。
1.2 剖检变化剖检见气管内存有少量黄白色较稀的分泌物,全身各部气囊混浊,尤以肺气囊更为严重,气囊表面附有黄白色的针尖大至小米粒的干酪样物,肺部瘀血,边缘轻度肉变,在肺表面和实质均可见到许多小米粒大小的质地较硬、稍有弹性的黄白色结节,肠道有轻度的卡他性炎症。
2 病原的实验室诊断
2.1 分离培养取上述黄白色结节,按常规法制成压片,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横竖交叉圆柱状的菌丝,没见到典型的孢子体,用患病鹅的肺涂擦接种在沙氏葡萄糖培养基内,37℃ 20小时内长出白色绒毛状的菌落,而后很快变成深绿色或灰绿色绒状菌落,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72小时后变成近似烟绿色的菌苔,并有黑丝绒状菌丝。
2.2 镜下观察用小尖镊子取 24~48小时的培养物一小块,置于预先滴好乳酸苯酚的载玻片上,并分离成小块后制成压片在高倍显微镜弱光下观察,可见到花冠状分生孢子,其直径在40~150微米之间,顶囊膨大,直径在10~30 微米,孢子梗长75—125微米,宽 5—10微米。
2.3 回归鹅体试验取上述分离培养的病原物经口(混于饮水和饲料中)接种3只3日龄的仔鹅和3 只25日龄肉用仔鹅,接种后8天均发病且与自然感染鹅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相同,雏鹅于发病后3 天死亡,大鹅2-4天后渐渐耐过而康复,但比同龄对照鹅生长慢。
2.4 鉴别诊断采病鹅的血清,分离血清进行鹅支原体的平板凝集试验,结果全是阴性,故可排除支原体感染,同时也没有分离到其他致病菌。
3 防治
根据上述各项,最后诊断为烟曲霉菌引起的雏鹅烟曲霉菌病。引起烟曲霉菌病的原因有食人霉变饲料,鹅舍潮湿垫料霉变等。被霉菌污染的种蛋在孵化中霉菌穿透蛋壳也能感染鹅雏。此次发病鹅雏的鹅舍卫生条件、饲料等质量均很好,不能构成传染源,传染源很可能是垫料被霉菌污染所致。特制定如下措施。
3.1 立即更换垫料,彻底清扫,并用过氧乙酸喷雾消毒或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3.2 加强鹅舍通风换气,保持鹅舍干燥,按时更换垫料,避免垫料潮湿霉变。
3.3 对挑出的病鹅进行及时治疗,每只雏鹅口服制霉菌素10万单位,每天2次,并供给0.1%的硫酸铜溶液让其自由饮用3 5天。
3.4 注意观察鹅群,及时隔离病鹅,对同群鹅饮用0.05%硫酸铜溶液,连续5天,同时在饲料中按 1%添加大蒜素连喂5~7天。
经过更换垫料和饲料,对鹅舍清扫消毒,加强对鹅群的饲养管理以及投药预防和治疗,发病鹅均在5天内康复,大群内不再出现新的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