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江苏省响水县某户饲养的部分50 日龄的肉鹅发生以高热、腿软、流泪和下痢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3天内发病320只。死亡190只,经实验室诊断为鸭瘟。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1 临床症状
病鹅体温升高到42℃~43℃.呈稽留热型,精神萎顿。缩颈.羽毛松乱无光泽,脱毛,食欲下降或废绝,喜饮水,两脚麻痹无力.步态蹒跚。病鹅怕光。流泪,眼睑水肿,周围羽毛沾湿.少数头颈、下颌肿大。有的频频摇头甩鼻,鼻流浆液性或黏性分泌物。呼吸困难,伴有哕音。叫声嘶哑。病鹅腹泻.排出黄绿色或灰白色稀粪.有的粪中带血。泄殖腔黏膜充血、水肿.有的黏膜外翻。一般病后2~5天体温下降。衰竭而死.
2病理变化
剖检濒死鹅15羽。头颈、颌下、翅等处皮下可见不同程度的胶冻样浸润.切开肿胀的头颈部皮肤.流出淡黄色透明的液体。口腔舌下、咽喉周围有溃疡灶。食道黏膜有纵向的灰黄色膜覆盖.不易剥离,剥离后呈现大小不同的鲜红色溃疡灶。腺胃黏膜出血,有的在腺胃与食管交界处有灰黄色坏死带或出血带.肌胃角质膜下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肠黏膜弥漫性充血、出血和急性卡他性炎症。小肠淋巴滤泡肿胀.形成纽扣状坏死,泄殖腔充血、出血、水肿。黏膜表面有不易剥落的灰绿色伪膜(坏死结痂)。心肌有点状出血.肝脏表面有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灰白色坏死点及出血点(斑)。脾脏多数肿大。有的法氏囊水肿、出血。
3实验室检查
3.1细菌培养
无菌操作采取濒死鹅的肝脏.脾脏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血琼脂、麦康凯培养基上,分别于37℃厌氧和有氧条件下培养48小时.均无细菌生长。
3.2病毒分离
无菌操作采取濒死鹅的肝脏、脾脏,剪碎研磨后.加无菌生理盐水.制成1:5的混悬液,加青霉素、链霉素各2 000 IU/ml.置冰箱4℃4小时.经3 000转/分离心后取上清液.经绒毛尿囊膜途径接种10日龄鸡胚10枚和11日龄鸭胚10枚.每枚0.2毫升。同时设无菌生理盐水和空白对照组.每组分别6枚,37℃条件下培养72小时。结果:接种病料的鸡胚发育正常.鸭胚全部死亡.剖检可见胚体发育不良.水肿、充血、出血。生理盐水和空白对照组全部健活.
3.3中和试验
取接种病料死亡的鸭胚尿囊液4毫升.共2份,加双抗处理待用:取12枚ll Et龄的鹅胚分成两组,每组6枚。第l组用鸭瘟血清与等量的尿囊液充分混匀.37℃条件下作用l小时.再接种第1组鹅胚:第2组不加鸭瘟血清接种鹅胚.每枚0.2毫升.置37℃条件下培养3天。结果:第 1组全部健活.第2组死亡,剖检死胚可见胚体水肿、充血、出血。
3.4动物试验
取10 日龄非免疫健康雏鹅12羽.分成两组。第l组每羽注射抗鸭瘟血清1.5毫升.第二组不注射抗鸭瘟血清.24小时后两组同时肌肉注射病毒分离后的上清液.每羽0.3毫升。结果:注射抗鸭瘟血清的雏鸭3天后全部存活,第2组3天后全部死亡。剖检可见口腔、食道内有黄色分泌物,黏膜上有伪膜。剥离伪膜有溃疡,肝脏肿大.有出血斑点等鸭瘟的病理变化.细菌培养均未见到细菌生长。
4确诊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查可确诊为鸭瘟。
5治疗
5.1控制传染源迅速隔离病鹅.鹅舍周围环境、用具等用0.1%百毒杀进行消毒.1次/天。连用l周。对病死鹅进行无害化处理。
5.2切断传播途径
因怀疑此次发病与上游的水源污染有关.立即更换水源,饮水中加入盐酸沙拉沙星饮水,连用3天,以防继发感染.
5.3保护易感者
为减少应激,提高免疫力,饲料拌入V。及黄芪多糖,连用1周。立即对同群假定健康鹅每只肌肉注射10羽份的鸭瘟弱毒苗.对发病鹅每只肌肉注射20羽份的鸭瘟弱毒苗.通过采取以上措施.2天后死亡明显减少.第4天停止发病和死亡。
6小结与讨论
6.1正确诊断
鹅感染鸭瘟需引起广大养殖户的重视.临床上应注意与鹅大肠杆菌病和鹅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相区别.必要时进行实验室诊断.
6.2避免鸭鹅混养
该鹅场地处多个养鸭场的下游水域.1个月前有2个鸭场相继暴发鸭瘟.水源污染是此次发病的主要原因.今后要避免鸭鹅等水禽在同一水域觅食、饮水、柄居。
6.3预防接种
由于该病死亡率较高,尚无特效药物治疗.疫苗预防是关键.使用鸡胚化鸭瘟弱毒疫苗时剂量应是鸭的5倍,一般雏鹅在20日龄首免,50日龄二免.鸭瘟污染
严重地区.初生鹅也可接种.3—4天后即产生良好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