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是基因内含有两个片段的双链核糖核酸,这类的排列方式是可以进行遗传重组与抗原结构的变化,导致新的血清型或原始血清型变异株的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也是属于双核糖核酸病毒科,鸡患此病较多,且鹅也会发现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因此针对鹅患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的诊治,我们具体分析如下。
1临床症状
鹅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典型症状发生于雏鹅。患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雏鹅体温一般会上升到43 ,表现精神不振,嗜睡,食欲不振甚至废绝,羽毛蓬乱,翅膀下垂无力,不愿走路和腹泻,粪便黄绿色或灰白色水样,含有尿酸盐,泄殖腔的羽毛常被排泄物污染。但病鹅脱水,眼睛凹陷,皮肤、腿和爪子呈干燥状态,这种情况发病率为100%,治疗不及时死亡率在 20%以上,发病后的2~5小时为死亡高峰期,7 -10个小时后情况开始稳定。
在青年鹅群中容易发生非典型的症状,这些病鹅也会出现精神萎靡,羽毛蓬乱,无光泽,排白色稀粪。这种情况下发病率是20%~30070,若不及时诊治,死亡率可达2%~6% ,但鹅群在发病后2~5个d内就会出现死亡,需要l星期左右才能恢复稳定。
2剖检变化
经检测发现病死和垂死的感染鹅,其发病原因一般是相同的。鸭头部皮下组织和眼睑水肿咽喉和气管有粘液,器官黏膜充血和出血。腿部肌肉和两个大腿出现严重的涂刷状、纹状出血和出血斑。腺胃黏膜、腺胃粘接部分出现血带或出血斑,肠黏膜充血、肿胀,有斑点,含有稀薄、灰白色混有气泡的内容物质。肝脏肿大呈黄色,发生坏死病变,肾脏苍白、肿大。法氏囊肿大、充血,外部形状变圆。法氏囊由正常的白色变为奶黄色,并有干酪样黄色渗出液,出血比较严重时会变成紫褐色。切开囊腔可以看到黏膜皱襞肿胀、出血,囊腔内有浓性分泌物。
4病例介绍
某养殖户饲喂1 500只皖西白鹅,养至44日龄时有70%发病。这组鹅在l H龄时根据程序注射小鹅瘟血清,25日龄时注射鹅副粘病毒疫苗。养殖户曾用氟哌酸加入饮水,土霉素拌料等方法进行治疗,但治疗效果不明显。换用黄芪多糖、阿莫西林、环丙沙星治疗也没有效果。病鹅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与上述相同,可确诊为传染性法氏囊病。
5防治措施
首先应加强饲养管理,患有传染病的鹅要立刻进行隔离,用消毒液进行消毒,防止污染环境。每天都要清除鹅的粪便及其他生活垃圾,在规定时间内要更换垫料,将禽舍打扫干净,保证舍内通风良好,而且还需要提供干净的饮用水。其次要进行严格的消毒,用5%聚维酮碘消毒液刷洗鹅的用具、饮水器及料糟等物品,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使用。最后进行合理免疫,大规模的养鹅场要做抗体检测,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
养殖者需要给全部的鹅采用传染性法氏囊病卵黄抗体注射,如发病鹅的体重在1千克以下就需要皮下注射l~2毫升,而且还要添加青霉素、链霉素来预防杂菌感染,每天1次,连续用2~3天。当病鹅的体重在l千克之上时需要皮下注射3—4毫升,同样也要添加青霉素、链霉素用来预防抗体内的杂菌感染,每天1次,连续用2—3天。待鹅病情稳定5~l0小时后,采用法氏囊疫苗增强免疫,若想鹅群能得到长时间的保护可以同时用0.5毫升法氏囊灭活疫苗肌肉注射。此外,还可以在鹅的饮用水中添加电解多维、黄芪多糖,用氟苯尼考可溶性粉混拌饲料可以增强鹅的抵抗力,控制继发感染。
现在的养鹅场中要特别注意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针对这类疾病饲养者要加强管理,根据病因制定出合理的治疗办法,降低鹅的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