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国内最大养鹅平台
最专业养鹅网站
当前位置: 养鹅网 » 养鹅技术 » 鹅的饲养 » 养好商品肉鹅应把握五个关键

养好商品肉鹅应把握五个关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9-24  浏览次数:1047
肉鹅是节粮型草食性水禽,具有生长快、耐粗饲、肉质鲜美、安全性好的特点,市场前景广阔。其饲养周期短、成本低、效益好、劳动强度不大、耗粮少,是农户养殖致富的途径之一。养鹅户要获得好的效益,在养殖中必须要注意把握好以下五个关键:

1 场址选择

鹅舍的场址选择应符合当地发展和土地规划;交通便利,用电有保障;水源充足,水质优良;草源充足,草质优良;距离污染工矿企业、其它污染源 3000m以上,距主要交通干线和城镇主要居民 lO00m、次要交通路线500m以上,利于防疫;空气流通,地势干燥,阳光充足。

2 精选品种

选择优良鹅种是养殖获得成功的首要条件。应选择体型大、耐粗饲、早期生长快、饲养75~90日龄体重可达3.5kg以上的品种,如狮头鹅、四川白鹅、皖西白鹅、莱茵鹅、朗德鹅等,以上述品种为父本与地方品种杂交后代也是不错的选择。

3 饲料供给

3.1 精饲料 肉鹅的精饲料要注意营养的均衡,最好用配合饲料,按肉鹅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和生产性能来配比饲料。可根据本地的饲料资源,选择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的农副产品为饲料原料。配合饲料的原料种类要多,能量和蛋白质饲料最好各有3种以上,在营养上能够互补。不要轻易改变饲料配方,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以免引起肉鹅消化不良,如需变动,则要逐渐过渡。

3.2 青饲料鹅有强健的肌胃和发达的盲肠,消化粗纤维的能力很强,能大量利用青绿饲料,降低饲养成本。各种野草、叶菜类蔬菜、块根茎类以及牧草都可作为肉鹅的饲料。有一定规模的鹅群宜采用种草养鹅的模式来满足其对青饲料的要求。可利用林下、果园或结合退耕还林种植优质牧草,适宜养鹅的牧草有多年生黑麦草、多花黑麦草、苦荬菜、菊苣、紫花苜蓿等。但要注意的是刚喷洒过农药的牧草禁止喂鹅;刈割的牧草应现采现喂,以防亚硝酸盐中毒;紫花苜蓿等牧草因含皂素较多,不宜单独饲喂,应与禾本科牧草搭配使用;饲喂水生饲料的鹅群易感染寄生虫,要定期驱虫。

4 饲养管理
科学的饲养管理是肉鹅养殖获得效益的根本保证。在肉鹅的饲养管理上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4.1 肉鹅育雏

4.1.1 育雏室的准备育雏室要求保温、通风性能良好,便于消毒。在进雏前对育雏舍要进行彻底的清扫,并进行全面检查,如有破损,要及时修补。首先,将育雏室冲洗干净(包括墙壁、地面),然后用来苏、百毒杀等消毒剂进行喷雾消毒。曾经养过鹅的场地 f尤其是发生过传染病的)最好用火焰消毒;其次,所有的食槽、饮水器清洗干净并用消毒液消毒后晾干备用,在育雏室出入处设消毒池,供育雏人员出入消毒;最后,关闭门窗,用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具体用量为每立方米用高锰酸钾15g、福尔马林 30ml。经熏蒸消毒1d后,第二天打开门窗排出污浊空气,即可升温待用。需要注意的是育雏舍经严格消毒后不可再放入未经消毒的器具,以免污染环境。

4.1.2 育雏温度刚出壳的雏鹅体温调节能力差,抗寒力弱,冬季的保暖和夏季的降温尤为重要,提供适宜的温度可促进雏鹅生长,提高成活率。具体为出壳至5日龄室温应控制在30~28℃ ,6~10日龄为 27~25℃ ,11 15日龄为24~22℃,16~21日龄为22~ l9℃。在实际生产中温度的调节要根据季节、气温的变化而定,同时要结合观察雏鹅的行为表现来看温度是否适宜:温度低,鹅雏集中成堆,挤在一起;温度高时,鹅雏散开,呼吸急促,张嘴喘气,频频喝水;温度适合时,雏鹅均匀分布,食欲旺盛,并能安静休息。

4.1.3 育雏湿度育雏前期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 60%~65%,后期控制在65%~70%即可。南方湿度较大,随着雏鹅的生长,采食和排泄增加,易造成育雏室内湿度过大。高温高湿和低温高湿的环境都会使雏鹅体质下降,生长发育受阻,抗病力减弱;高温高湿还有利于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大量繁殖,极易诱发疾病。因此,在育雏期间要注意通风换气,防止饮水外溢,保持室内的清洁、干燥。

4.1.4 密度与分群 1周龄时中小型鹅的适宜密度为l5~20只/m ,大型鹅为12~l5只/m ,随着雏鹅的生长,要及时调整饲养密度,并按雏鹅体质的强弱分群饲养。至4周龄时,中小型鹅的饲养密度为5-6 只/m。,大型鹅为4~5只/m 。

4.1.5 开食与饮水适时饮水、开食对雏鹅的健康非常重要。一般在出壳后12~24h就应饮水开食,最迟不能超过36h。雏鹅出壳转至育雏室后应先饮水后开食,出壳后的雏鹅如因长途运输等原因没有尽早运到育雏室,会影响雏鹅卵黄的吸收,使雏鹅因缺水导致脱水,甚至衰竭死亡。因此在雏鹅运人前应在育雏室中放置加入5%葡萄糖或蔗糖的饮水器,供雏鹅饮用,如是经长途运输的雏鹅应在水中加入复合维生素,以抗应激反应。雏鹅饮水有助于提高食欲、帮助饲料的消化和吸收。雏鹅饮水2~3h后,将雏鹅配合饲料或颗粒破碎料加上切碎的少量青绿饲料,也可用米饭加一些鲜草撒在塑料薄膜上,引诱雏鹅自由采食。第一次喂食不要求雏鹅吃饱,只要能吃进一点饲料即可,过2~3h,再用同样方法调教,几次以后雏鹅就会自动采食了。雏鹅消化道容积小,饲喂要做到少喂勤添,随着日龄的增长,要逐渐增加青饲料的喂量,以锻炼其消化青饲料的能力。

4.1.6 放牧与放水在育雏期雏鹅应及早放牧、放水,这样有利于提高雏鹅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促进雏鹅的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同时放水又有利于雏鹅羽毛的清洁。一般春季育雏从7~10日龄开始放牧,夏季可提前1~2d,冬季可推迟几天,具体视天气和雏鹅的健康情况而定。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将喂料后的雏鹅放在育雏室外的草地上自由活动,如气温适宜可结合放水,让雏鹅在浅水处戏水,但不可强行赶入,以防感冒。第一次下水时水温以22 30℃为宜,时间不超过30min,一天可重复4~5次,第二天就可自行下水。第一次下水时对绒毛过湿的雏鹅要及时烘干。随日龄的增长,要逐渐增加放牧时间和距离,以锻炼雏鹅的体质和觅食能力,减少精料补饲,降低饲养成本。

4.2 圈牧结合主要指肉鹅育成期的放牧和育肥期的圈养。育成期的鹅羽翼渐丰,生长速度快、消化机能旺盛、觅食能力及抗病力强,一般宜以放牧为主,补饲为辅,充分利用放牧的锻炼,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及快速生长。草质优良、靠近水源的地方以及收割后的稻麦田、果园、河畔等都是放牧的好场地。对较大规模的鹅场,种草养鹅是较好的饲养方式,可不受放牧场地和饲养季节的限制。

经过育成期的放牧饲养,肉鹅已具备了一定的体重和体型,这时要进行10~15d的短期育肥,以改善肉质,增加脂肪沉积,提高产肉量和适口性。肉鹅的育肥宜圈养不放牧,要限制肉鹅运动;饲料要多样化,以富含碳水化合物且易于消化的玉米、稻谷、麦子、糠麸等为主,适当搭配蛋白质饲料和粗饲料。让鹅自由采食,日喂4~5次;供给充足的饮水;每天清除粪便,清洗饲槽、水槽,注意鹅体的卫生,保持羽毛清洁。

4.3 适时上市 肉鹅早期生长速度较快,一般饲养 75 90d,体重3.5kg以上就必须上市。随着饲养日龄的延长,生长速度逐渐减慢,饲养成本加大,经济效益也会降低。

5 疫病防治

5.1 免疫及防治免疫与疾病防治是保证鹅群健康的重要环节。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根据当地的具体疫情建立合理的免疫程序及防治措施,并严格按照疫苗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免疫。小鹅瘟、鹅副粘病毒、禽流感为必免疫病,结合当地情况,选择性地进行鹅出血坏死性肝炎、鹅浆膜炎、鸭瘟的免疫。采用灵活的用药制度对禽霍乱、鹅白痢、球虫病、鹅流感、寄生虫病等病进行防治。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小鹅瘟的首免时,若雏鹅携带母源抗体,则不能用活苗免疫,因母源抗体能中和活苗中的病毒,使活苗不能产生足够的免疫力而导致免疫失败;未经小鹅瘟活苗免疫种鹅后代的雏鹅,或经小鹅瘟活苗免疫lOOd之后种鹅后代的雏鹅,在出壳后1~2d内应用小鹅瘟雏鹅活苗皮下注射免疫。免疫后7d内需隔离饲养,防止在未产生免疫力之前因野外强毒感染而引起发病,7d后免疫的雏鹅已产生免疫力,基本上可抵抗强毒的感染而不发病;用小鹅抗血清免疫时,要用同源(鹅制)抗血清,异源抗血清不能作预防用,因注射后有效期仅为5d,5d后抗体很快消失。

5.2 消毒与粪污处理建立健全的消毒制度是疫病防治的基础。消毒应包括鹅场环境、鹅舍及育雏室的常规消毒、定期消毒和发生疫情时的强化消毒。合理的粪污处理可有效保护环境,防止病原微生物及蚊蝇的孳生。

鹅舍的外环境、场内道路和进人大门的通道要定期清扫,每个季度用漂白粉溶液、来苏儿等进行喷洒,全面消毒,发生疫情时每3~7d消毒一次。进人场内的通道和鹅舍出入处要设立消毒池,并且鹅舍出人处要附设更衣室,工作人员人内要更换工作服。育雏室、鹅舍要勤打扫并进行常规消毒,不同的消毒剂要交叉使用,以免经常使用同一种消毒剂引起病菌的耐药性,达不到消毒的目的。每批雏鹅转出和肉鹅销售后应清除垫料,对育雏室和鹅舍地面及墙壁进行彻底的清扫和冲洗,晾干后喷雾消毒;育雏室和鹅舍内的饲养工具、料槽、水槽等用水洗刷干净后再用消毒液浸泡待用;垫料在使用前要翻晒消毒,运人鹅舍后与饲养器具等于下次进鹅前2d再进行一次密闭熏蒸消毒。

鹅场要配套建设沼气池、贮粪池等相应的粪便和污物处理设施,并坚持处理无害化原则,防止有害物渗漏、溢出,污染周围环境,引发疫病。
分享与收藏:  养鹅技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肉鹅 
 
推荐图文
推荐养鹅技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