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季节性明显
多数养殖场雏鹅生产在上半年,是由于季节性所致,也是考虑到养殖户的成本投入,饲养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节气,要考虑当地的气候状况、以及相关青饲料的生长情况、农作物的收割时间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肉用雏鹅饲养方式相对其他养殖比较灵活,舍饲、放牧或放牧都可以进行。舍饲费用相对较高,包括设备、饲料、人工等相关费用,同时也需要较高的饲养管理水平,如果达不到要求,往往不及放牧雏鹅增重效果好。放牧方式则可灵活掌握,完全可以通过天然牧场节省饲养成本。在我国南方地区适合雏鹅采食的青绿饲料可全年供应,为放牧养鹅提供了良好条件,但饲养规模受到限制。按照我国农村地区现有的场地条件和养殖水平,采用放牧与舍饲相结合方式是最现实的选择,小群多批次生产肉用雏鹅更为可行。
(2)生长迅速、适应性强
雏鹅的生长速度比较快,在9~10周龄即可销售。此时体重可达到4千克以上。同时,肉用雏鹅适应性和抗病力强,成活率较高,比较容易饲养。
2. 放牧饲养
为了降低饲养成本,一般都采取放牧饲养的方式,在放牧之后再进行适当的补饲。一般雏鹅在10日龄以后,条件适宜即可放水和放牧,但要注意放牧的时间、场地及方法等。
(1)放牧时间
在天气晴朗、温度适宜的春天,雏鹅10日龄左右即可进行放牧,在夏季6~8日龄即可进行放牧。首次放牧要控制时间,控制在每次1小时即可,天气适合可以按照每天2次进行,控制好间隔时间,最好上午和下午各1次,根据雏鹅日龄的增长在逐步延长放牧时间,在24日龄左右可以进行全天放牧。放牧时间的掌握原则是:天气适宜可以早出晚归,寒冷冬季要在上午晚出并早归,下午放牧也要早出早归,为了防止太阳曝晒,下午尽量晚点放牧,可以晚归。
(2)放牧场地
要尽量选择饲草量比较充足的场地,以雏鹅适口性好的饲草为主的场地最佳。对于雏鹅来说,一般的饲草都可以进食,放牧的场地在地势选择上要平坦宽广些,尽量避免较多的坑洼,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放牧区域划分,根据雏鹅日龄增长,选择不同区域放牧。放牧场地尽量安排有水源的地方,雏鹅喜欢戏水,对水的要求十分高,选择场地的时候要考虑到这一点。尽量找有池塘和河流的地方,也利于方便雏鹅饮水及清洗。放牧的时候也要注意周边是否有农田及草类喷洒过农药,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一旦发现有此类情况发生,要停止放牧,一般间隔1周以上即可进行放牧。
(3)适当补饲
即使雏鹅全天放牧,也要适当补饲,通常补饲饲料以糠麸和秕谷为主,这样可以降低饲养成本。补料应在下午鹅群归牧后进行,补料要参照鹅群放牧时采食青草的情况灵活掌握。如果放牧饲养过程雏鹅可以进食到营养成分高的饲草,可以不补饲或少补饲。若放牧场地饲草缺乏,雏鹅摄取的营养无法满足自身生长发育,此时则要对雏鹅进行补饲。补饲饲料应包括精料和青料,按雏鹅的增长速度掌握饲喂量,精料可按50日龄以下每天补饲90~140克,每天补饲2~4次,50日龄以上每天补饲150~310克,每天补饲1~2次即可。精料的饲喂时间控制在放牧前和放牧回来之后。
(4)注意事项
一般情况放牧鹅群以200~300羽左右为宜,若放牧场地开阔,饲草充足,可以控制在450~500羽左右,放牧时有2~4人管理,对于不同年龄的鹅要进行分群放牧。放牧过程可以进行条件反射措施,加强雏鹅放牧管理能力。雏鹅天生具有胆小、敏感的特点,所以要防止惊群,要避免放牧时遇到惊吓等意外情况的发生。避免其他动物、喇叭或者颜色明显的物品对其惊吓。为避免放牧时雏鹅受伤,要掌握驱赶鹅群的速度,放牧路线可以采用由近渐远的方式,慢慢增加放牧的距离,放牧过程要有歇息,也要防止互相践踏致使雏鹅受伤。放牧时过要考虑到天气因素,夏季炎热的中午或有暴雨的天气都不适合雏鹅放牧。放牧饲养过程要细心观察,如果是夏天,鹅群鸣叫不安,要尽快补充饮水。为了掌握安全的放牧饲养路线,在改变路线的时候要提前几天进行观察,远离疫区和用过农药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