籽鹅产于吉林省农安县,即农安籽鹅,是北方良种之一,有悠久的历史。农安籽鹅型小,羽毛洁白,头小,在喙的基部有个肉瘤。眼睛为青灰色,眼圈釜黄色。颈细长,背平直,胸部丰满略向前凸腹部柔软,富有弹性。喙、肉瘤以及腿、蹼鲁均为橘黄色。性成熟早,产蛋多。公鹅生后5个月就有性行为,母鹅出壳后5—6个月开兜产蛋。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一年四季均有较高的产蛋率,年产蛋125个左右,高产的可达165~180个。产蛋期225~300天,平均蛋重127克,有的可达150克。
2. 种鹅的饲养
本地种鹅一般从元月开始产蛋,到5—6月份结束。产蛋期的饲养应以饲喂为主,放牧为辅,传统饲料是以稻谷为主,外加矿物质饲料和0.3%食盐等,应大力推广按饲养标准配置的配合饲料,以满足种鹅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在产蛋高峰期,饲料中添加0.1%的蛋氨酸,可提高种鹅的产蛋率。喂料要定时定量,掌握先粗后精,饲料喂量一般每只每天补充精料150~200克,分2~3次投放,由鹅自由采食。
3. 产蛋期种鹅的管理
配种管理。为了提高种蛋的受精率,公、母鹅的比例一般以1︰6~8为宜。鹅的自然交配多在水上进行,要选择好水源,掌握鹅的“戏水”规律,这是提高受精率的关键。水面宽阔,岸坡平缓,风浪较小,环境安静的池塘和河道是适宜鹅进行交配的水源。交配最佳时间是早晨出栏和下午16:00~17:00,到时将鹅赶入水中,让其饮水,洗浴和交配。至于其他时间,也应多次赶鹅下水,以增加交配机会。
产蛋管理。母鹅产蛋多在下半夜和上午8时左右,初产时,要训练母鹅在产蛋棚内产蛋,如有少数母鹅呜叫柔和,尾羽平伸,行动缓慢,欲找窝产蛋,要捉鹅探摸其下腹部,有蛋的要捉回产蛋棚,若发现有鹅在外边产蛋,应将母鹅和蛋一起带回产蛋棚,用箩筐盖住,以调教母鹅习惯在窝内产蛋,每天要拣蛋3~5次,以免污染或损坏,产蛋鹅群,应安静悠闲,严禁人畜剧烈驱赶或追逐。
放牧管理。因产蛋期母鹅行动缓慢,要选择邻近地势平坦的草地,缓慢驱赶,上坡下坎不能太拥挤,防止践踏损伤,雨天不放牧。
4. 种鹅的疫病防治
首先,产蛋前的种鹅做好小鹅瘟、鹅副粘病毒病和“蛋子瘟”的疫苗注射。产蛋期的种鹅要做好禽霍乱和“蛋子瘟”的预防和治疗,即使已进行过防疫注射的鹅群,到产蛋后期也要进行预防服药,因为这两种疫苗的免疫期只有4个月(种鹅产蛋期5个多月),保护率只有80%左右,所以产蛋后期和高峰期,每千克饲料加土霉素1.5~2克,连用3~5天,发病时可选用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全群注射,亦可用磺胺二甲基嘧啶口服,与此同时,采取隔离病鹅、深埋死鹅、严格消毒等综合性措施,能很快扑灭疫情。其次,做好种鹅寄生虫病的防治。产蛋前,可用“别丁”(硫氯酚)每千克体重50毫克,或用吡喹酮每千克体重20毫克,能驱除涤虫、吸虫等多种寄生虫。产蛋2个月后,再重复用药一次。
再次,要做好消毒灭源工作。在整个产蛋期,鹅棚和鹅经常活动的地方,都要用“百毒杀”(癸甲溴铵溶液)、过氧乙酸等每星期喷洒消毒一次,发病鹅群每天消毒一次,消毒前应将粪便清扫堆积发酵,用生物热杀死病原微生物和虫卵。有利于加强疫病防治,减少籽鹅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