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齐齐哈尔市郊区的个体养鹅户王某,于 2010年5月8日从个体孵化站购进鹅雏1 200只。当饲养到20日龄时突然发病,曾用过青霉素治疗而不见效果,在3天之内共死亡雏鹅140只。后经市防疫部门专家,根据发病情况、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确诊为沙门氏杆菌病。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
该养鹅户王某于2010年5月8日,从个体孵化站购进雏鹅1 200只,当饲养到5月2O日时,大部分雏鹅突然发病。其表现症状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呼吸困难,伸颈,张口呼吸,饮欲增加,呆立嗜睡,跟内有白膜使眼睛睁不开。排黄色恶臭稀粪,导致肛门周围粪便干后堵住肛门使排粪困难,少数还出现脱肛现象。腿软无力,不愿走动,在死亡前头仰腿后蹬。
2剖检变化
在发病期间共剖检病死雏鹅68只,共同表现病理变化为,雏鹅见有心包炎,心包内积有浆液及纤维素性渗出物;肝脏肿大,瘀血,呈古铜色,表面被纤维素性渗出物覆盖,肝实质有黄白色针尖大的坏死灶,胆囊肿大并充满胆汁;脾脏肿大,实质有白色针尖大的坏死灶;肠道有出血性炎症,其中以十二指肠较为严重,肠淋巴滤泡肿大,盲肠内有干酪样栓塞物,其他未见异常。
3实验室检查
涂片镜检。采取心血、肝脏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和姬姆萨染色后镜检,可见两端稍圆的细长杆菌,散在分布,革兰氏染色为阴性。
分离培养。以无菌操作采取心血、肝分别接种于营养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SS琼脂平板和鲜血琼脂平板上。经37度培养24小时后,在营养琼脂上长出无透明的子菌落,ss琼脂上长出无透明、光滑圆形菌落,鲜血琼脂上长出灰白色、光滑湿润、微隆起的针尖大露珠样菌落。
生化试验。该菌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木糖、卫茅醇、山梨醇、产酸产气;不分解乳糖、蔗糖、甲基红和硫化氢试验阳性,靛基质和V—P试验阴性、不液化明胶、石蕊牛乳试验阴性。
用多种抗菌素药物对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该菌对土霉素和链霉素高敏,对呋喃唑酮中敏。
动物回归试验。用24小时营养琼脂培养物制成的生理盐水混悬液0.5毫升,经口感染5日龄雏鹅1 只,同时设1只健康雏鹅作对照,在同样条件下饲养,结果接种雏鹅于感染后6天发病死亡,并从其心血、肝回收到与自然发病而死亡的雏鹅相同的细菌。
血清学反应。在玻片上置2滴生理盐水,挑选可疑菌落在玻片盐水中均匀涂抹,取沙门氏杆菌多价血清1滴加于其上,将二者相混,轻轻摇动,结果在1分钟内发生凝集,由此可确诊为该菌株为沙门氏杆菌。
4治疗
首先将未发病的雏鹅与发病雏鹅立即隔离,及时剔除死鹅。鹅舍的用具以及场地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对尸体焚烧或深埋。病鹅的粪便也应及时清理并焚烧。按每千克饲料加200毫克土霉素拌匀喂服,连服1星期,同时按每只每日用2.5毫克链霉素分2 次注射,连用3~5天;用40cI=的水温将过氧乙酸配成 0.2%浓度,鹅舍的温度比往常提高2 3℃ ,用高压喷雾器进行全群鹅舍消毒,待鹅毛干后,舍温降到常温,每3天进行1次。对饲料应严加管理,防潮,防污染,并补加维生素A、亚硒酸钠和维生素E。经上述治疗,650只病雏鹅治愈590只,治疗无效死亡60只。
5讨论
当前雏鹅沙门氏杆菌病的防治大多数养鹅户是盲目用药,即多支出药费又扩大传染。不同的鹅场,不同的菌株对药物敏感程度不同,所以然选用高敏药物十分重要,因而药敏试验势在必行。该鹅群选用高敏药物土霉素和链霉素,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
由于雏鹅沙门氏杆菌是通过蛋黄、蛋壳、孵化器、饲料等传染,所以应尽量减少蛋黄被被该细菌污染的机会。种蛋先用清洁剂清洗,然后用45℃的温水浸泡。蛋库的温度应为12℃,相对湿度为75%,在孵化后和人孵前,对孵化器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种蛋应随时收集,蛋壳表面有污染时不能作种蛋。收集种蛋人员的服装和手应消毒,装蛋用具应清洁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