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情况2011年6月20 日,黑龙江省铁力市某乡王某的养鹅场,从外地购进雏鹅1 500只,进行笼上饲养,在进雏时已接种了抗小鹅瘟高免血清,并注射副粘病毒弱毒疫苗,生长良好。到了36日龄,有l0多只雏鹅精神不振,食欲减少,贫血,逐渐消瘦。他白已根据发病情况,给鹅用土霉素、红霉素、恩诺沙星、氟苯尼考等药物拌料或饮水进行治疗,均未见病情好转。至确诊的3日内先后共死亡鹅52只,发病的尚有200多只。
(二)流行特点鹅裂口线虫发育无需中间宿主。受精后的雌虫每天在胃内排出大量的肉眼看不见的虫卵。卵随粪便排泄到外界之后,不能感染鹅,只有在适宜的条件下,一般温度在28℃ ~ 30℃ , 经24~ 28 h后在卵中发育成有括动性的幼虫,然后再经过5~6 d,发育成具有感染性的幼虫,破壳而出,沿草茎或地面蠕动。鹅食入含有侵袭性幼虫的草而受到感染。幼虫在前5 d栖息居于鹅的腺胃,最后进入肌胃内或钻入肌胃角质层下面,此处经过17~22d发育为成虫。寿命只有3个月。幼鹅更容易感染鹅裂口线虫。
(三)临床症状当鹅感染后,使其消化障碍,饲料的消化率明显下降,特别是谷物饲料。病鹅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废绝,蹲伏不动,嗜睡。有的眼睑肿胀,行走摇晃,生长发育受阻,消瘦,体弱,贫血,有时腹泻,粪便呈棕黑色或灰白色。一般呈慢性经过,最后常呈贫血、呼吸困难、衰竭而死亡。若虫体数量过多,饲养管理不当,可造成大批死亡。
(四)剖检变化共剖检5只死亡鹅只,2只濒临死亡的鹅。主要病变在肌胃,肌胃角质层坏死、溃疡、脱落,且在肌胃角质层及腺胃黏膜上覆盖着 1层暗黑色薄膜,薄膜的表面疏松、不平滑。在角质膜和黏膜层内见有大量粉红色细线样虫体,在其中见有2例肠道呈现卡他性炎症, 1例见有胆囊肿大。
(五)诊断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为幼鹅感染裂口线虫病。
(六)防治措施
1.预防。
(1)虫体在半米深的水中能正常发育。幼虫在外界环境中只能存活15d,而在10 cm深的水中可以存活25 d。虫卵在冬季浮出的幼虫很快死亡。鉴于上述情况,要清除病原体是不难的,只要让鹅场休闲1~1.5 个月,在休闲期间,搞好鹅舍的清洁卫生,加强消毒,则可以在1.5~2 个月内清除病原。
(2)要把大、小鹅分群饲养或放牧,使大、小鹅避免使用同一个场地或放牧场,这样大鹅不和幼鹅接触,就能够避免鹅裂口线虫的侵袭。
(3)预防性驱虫。鹅裂口线虫的幼虫侵入到机体内,经17~22d发育为成虫。因此在疫区的鹅场,从雏鹅第1天放牧开始,经17~22 d后,进行第1次驱虫,并按具体情况制定第2次驱虫的时间和计划。在疫区鹅每年最少要进行2次预防性驱虫。驱虫应在隔离鹅舍内进行,投药后2 d 内彻底清除粪便,运往远离鹅舍500 米以外的下风头的地方,进行无害化生物发酵处理。
2.治疗。
(1)盐酸左旋咪唑,按每千克体重用25~40mg, 均匀的拌在饲料中1次喂服,间隔1~2周后再给药1次。如果不能采食的病鹅,可用人工投服。或用甲苯咪唑,按每千克体重30~50 mg, 每Et 1次, 或按 0.0125%进行拌料,连服2次。
(2)为了防止其他疾病感染,对病鹅进行辅助治疗,每天在饮水中加入lZl服补液盐和氟苯尼考,按每千克体重1 g加水20 L,ld1次,连用 3 ~ 5 d。
经过5 d的治疗,鹅群普遍好转,采食量有所增加,排便趋于正常,在发病的243只鹅中,有12只鹅由于感染严重,发生衰竭而死亡,其余的恢复正常。10 d后复检时,再未见有发病的鹅和未检出虫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