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国内最大养鹅平台
最专业养鹅网站
当前位置: 养鹅网 » 养鹅技术 » 鹅病治疗 » 隆太杂交鹅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技术

隆太杂交鹅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8-25  浏览次数:433
隆太杂交鹅是本地太湖鹅与四川隆昌鹅杂交所产生的后代,具有生长速度快、产蛋率高、体型大等优点,但适应性差、饲养管理要求高,目前这种杂交鹅在我市普遍饲养。为有效指导农户养殖,推广饲养隆太杂交鹅,我们在全镇20多户养殖户中进行了多次用药和疫苗防疫探讨性试验,经过2 年多、30多批、累计2万多羽苗鹅、菜鹅、种鹅试验,获得了大量试验数据,通过总结、归纳,形成了隆太鹅饲养及疾病防治等一整套技术方案,使全镇苗鹅成活率在原有基础上提高2.5%以上,种鹅产蛋量在同周期内增加4~5枚,大力推行种草养鹅模式,实现每亩牧草饲养菜鹅200羽以上,并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广.

1 杂交鹅疾病发生和流行特点

1.1 病种繁多,病情复杂随饲养数量增多,规模扩大,旧病继续发生,如小鹅瘟、禽霍乱、鹅白痢等继续常年不断发生和流行,同时又出现了少数新病如禽流感、鹅细小病毒病、鹅副粘病、减蛋综合症、光过敏症等 严重者一个鹅场可同时发生多种疾病,如鹅副粘病、鹅巴氏杆菌和鹅球虫病的混合感染,给正确诊断、合理用药增加了难度,所以在治疗时应制定综合防治技术,全面考虑治疗难度及治疗效果。

1.2 非典型性疾病增多,条件性传染病转变快 非典型性疾病的种类增多、病例增多,如鹅出败、大肠杆菌病、鹅副粘病等都出现了非典型病例,且流行广泛,发病率也很高,这给诊断和防治工作带来更大难度。疾病的易感禽种类增多,如鸡的新城疫传染到鹅就变成了鹅的副粘病,鸭瘟传染给鹅就变成了鹅的鸭瘟。又如葡萄球菌病,过去认为主要传染途径是体表损伤感染,且零星发病,但实际上有些病例体表并没有发生损伤,并无其他疾病,但也会感染此病,可见,葡萄球菌病的发生不一定有外伤这一条件,主要由于周围环境和饲料中污染的葡萄球菌数量增多,或孵化时葡萄球菌污染种蛋或接种疫苗时消毒不严格等造成污染都可引起本病发生。同时由于环境条件、饲养方式、方法的改变,使一些条件性疾病转变成非条件性疾病,情况十分复杂。

1.3 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的发病率日渐上升该类病较多见的是各种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症,霉变饲料中毒及药物中毒等。规模鹅场的养殖需大量青绿饲料,如来源不明,很有可能引起农药中毒和有害植物中毒,因此大力开展种草养鹅是发展养鹅业的方向,是解决青绿饲料的唯一途径。另外要注重鹅的日粮配合,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及产蛋需要配制饲料,要保证原料新鲜,随喂随配。

2 采取综合措施预防鹅病

2.1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清洁卫生,增强鹅群自身抗病能力 鹅是食草动物,本身对疾病具有较强的抵抗力,疫病只有在一定的外因条件下才会发生,若能加强饲养管理,增强鹅的体质,外因就不易起作用,疾病就不会发生,所以积极做好饲料的搭配和营养配比,不喂霉变饲料,做好冬季防寒、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等,使鹅少生病,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效益。同时饲养场合清洁卫生也很重要,场地潮湿,饲料、垫料易发霉,最适宜病原菌的生存与繁殖,是发生疾病的根源,因此地面干燥,饲料、垫料合格,及时处理粪便,同时鹅合内保持清洁干燥,各种设施要保持清洁卫生,鹅合要远离传染源,闲杂人员禁止进入禽场,饲养员进入鹅舍也应更换衣服、靴、帽并洗手消毒。

2.2 严格消毒,适时用药,减少疾病发生 为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疾病蔓延,鹅合场地和用具必须经常消毒,建立消毒制度,针对不同消毒药品采取不同消毒方法,充分体现消毒效果和鹅群安全,在使用消毒药时要交替使用,浓度配比要准确,同时要注意人的安全,确保真正消除和杀灭鹅合、用具等中的一切病原微生物。在此期间要根据鹅群情况进行驱虫,定期用适量的杀虫剂,杀灭体内外寄生虫。

药物预防也是控制鹅病发生的一个重要措施,虽大部分鹅病都有相应的疫苗,但由于漏防或部分疫苗的保护率不高等原因,加上免疫时操作不规范,致使一些鹅病仍在流行。台理、适时用药能起到疾病预防作用,如饲养环境、气候异常变化或接种疫苗前3d适当、适量使用药物进行预防,可减少疾病发生,从而提高鹅群抵抗力,使鹅群少发病甚至不发病。

2.3 勤观察鹅群动态,及时预防接种,及时发现病鹅鹅群一旦发病,应及时查明病因,准确诊断,及时采取果断有效的防治措施,要及早发现病鹅杜绝传染源。饲养员必须认真负责,从饮水、饮食和运动状态来判断鹅群是否正常,必须迅速隔离病鹅,防止流动使病源扩散,并加强消毒。对新进鹅,首先要加强检疫,查明来源,有专人管理,隔离观察 10~15d,确保无病才能混养;对病鹅所采的蛋不能留作种用,病死鹅尸体应采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待鹅群健康后,按规定程序进行疫苗防疫。各种疫苗应按规定方法使用,以免失效;对防疫后的鹅群要增加维生素,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对疫苗瓶等防疫废弃物及时回收,统一处理,防止疫苗污染。

3 常见鹅病的防治、预防

3.1 小鹅瘟 由小鹅瘟病毒引起,主要危害1~60日龄小鹅,3~21日龄是发病的高峰期,死亡率30%~40%,最高可达70%。病鹅精神沉郁,脱水消瘦,不能站立,滑冰样运动,吃草减少或衔草不吃,鼻孔流出浆液性分泌物,便稀呈灰白或淡黄绿色,一般5~8h死亡,慢性病鹅可见腊肠粪。

防治:(1)用2%氢氧化钠溶液对鹅舍、活动场所和用具彻底消毒。(2)出壳后的雏鹅在24h内注射小鹅瘟弱毒苗或注射小鹅瘟血清。(3)对已发病的鹅群,马上进行病健分离,对假定健康鹅紧急注射抗小鹅瘟血清,保护率可达76%。

3.2 鹅卵黄性腹膜炎 由大肠杆菌引起,病鹅精神萎顿,食欲不振,离群独居,肛门外粘污物,粪便带蛋清或凝团的蛋白,有臭味,停止饮欲,衰歇死亡,病程2~6d。
防治:搞好鹅合卫生,及时隔离病鹅,病鹅按每l(g体重喂服恩诺沙星拌料25mg或氟苯尼考20mg,也可用庆大霉索注射。

3.3 禽霍乱 由巴氏杆菌引起,20日龄以内的小鹅一般不发生该病,主要见于成年鹅。最急性型:病鹅突然死亡,不呈现任何症状。亚急性型:病鹅体温急剧升高,食欲减退,饮欲增加,口鼻流黏液,排黄绿或灰白色稀粪,便中带血。病初兴奋不安、曲颈于背,最后麻痹而死,死亡率50%~8 0%

防治:(1)加强饲养管理,用氨苄青霉素拌料。(2)病健分离,彻底消毒鹅合用具。(3)自然铜75g,大黄、黄芩各75g,藿香、苍术各50g,白芷40g,水浸酸梅4个,用水 3kg,将药煎至1.5kg后,把酸梅捣烂放入再煎片刻,滤去药渣,加白糖250g于药液中,将药液混人稻谷(稻谷比平时喂量约减少1/2),让鹅自食,若鹅不食谷,也可放人饮水中,连服2d。以上中药是100只鹅的一次量.

3.4 曲霉菌病 由黄曲霉菌引起,多发生于雏鹅。病鹅精神不振,缩头闭目,减食口渴,气喘,流鼻液,消瘦,体温升高,伴有下痢。

防治:(1)不使用发霉垫料和发霉原料作饲料,鹅合严格消毒,加强通风。(2)多雨季节,每只雏鹅每天用制霉菌素2~3mg拌料喂服,连用3d,治疗病鹅用量加倍,同时补充葡萄糖、VC饮水。

3.5 绦虫病 由绦虫寄生于小肠所致,多发生于l5~90日龄。病鹅减食、El渴,消化不良,排绿色或灰白色稀粪,重病鹅可在粪便中看到绦虫节片,起立困难,行走摇摆,伸颈张口,麻痹死亡。

防治:(1)鹅群每年驱虫2次,粪便集中管理。(2)喂服左旋咪唑,按每kg体重30rag拌料。(3)用南瓜粉,每只 20~50g。用前将南瓜粉100g加水80mL煮沸lh,集体饲喂,让其自由进食。

3.6 鹅副粘病毒病 近几年,在江苏等地区发现的一种严重危害养鹅业的病毒性传染病,本病流行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各品种、不同Et龄的鹅均易感,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2周龄以下雏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可达100%,前期以排稀粪,随病情加重时排水样稀便带暗红、蓝色、绿色或墨绿色,后期患鹅部分出现神经症状。

防治:(1)不从疫区引进雏鹅。(2)对新留种鹅、商品鹅进行免疫接种。(3)患病鹅可用高免血清治疗,每只皮下注射0.8~lmL。(4)严格卫生消毒,对场地、用具等均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杜绝传染来源。

4 杂交鹅免疫程序

4.1 禽流感 出壳后7~12d首次免疫,每羽注射禽流感疫苗0.3mL,在颈部背侧的1/3处正中皮下注射,15d产生免疫力。首次免疫后隔15d可考虑注射第2次,每羽0.5mL。留作种鹅的2月龄进行第3次免疫注射。产蛋前15~20d第4次免疫注射,每羽0.5~0.8mL,以后种鹅每隔半年注射1次。

4.2 小鹅瘟 (1):种鹅在产蛋前肌肉注射小鹅瘟疫苗,每羽2头份,苗鹅出壳后12~15d注射小鹅瘟疫苗。(2)如果种鹅未注射小鹅瘟疫苗,可用小鹅瘟血清预防,出壳后l~ 2d,每羽注射0.5mL,或1周以上的苗鹅注射小鹅瘟弱毒疫苗。(3)如发生小鹅瘟,可用小鹅瘟高免血清作紧急预防或治疗,在治疗时配合使用抗生素和其他抗病毒药物。
分享与收藏:  养鹅技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治疗 
 
推荐图文
推荐养鹅技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