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出败病是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常引起鹅的急性败血症及组织器官出血性炎症,常伴有严重下痢。本病可通过污染的饮水、饲料、用具等经消化道或呼吸道以损伤皮肤黏膜等传染,是危害养鹅业的一种严重传染病。本病的主要诱因是饲养管理不良、天气突变、阴雨潮湿、鹅舍通风不良等多种因素,从而促进本病的发生,通过带病鹅的排泄和分泌物以及污染过的饲料、水、用具等进行传播。现将一例2013 年某养殖户暴发的鹅出败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2013 年8 月19 日, 带溪乡个体养鹅户胡某饲养的6 500 羽肉鹅突然发病,表现为呼吸困难、腹泻、体温升高到43℃等症状,发病3 d 死亡215 只,养户胡某怀疑是大肠杆菌引起的,便用环丙沙星拌料以及用磺胺饮水饮用办法进行治疗,但效果不佳,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死亡数逐渐增多。
2 临床症状
少数最急性型病鹅无任何症状,晚上进食正常,第2 d 早晨发现死亡。大部分病鹅表现精神萎顿,羽毛松乱,尾翅下垂,闭目瞌睡,食欲减退或不食,饮欲增加,体温升高到42℃~44℃。口和鼻有粘液流出,呼吸困难,常张口呼吸、摇头,欲甩出积在喉头的粘液。病鹅排出灰白色或淡绿色的稀粪,便中带血,味恶臭,发病1~3 d 死亡。病程稍长的鹅日趋消瘦,贫血,腿关节肿胀和化脓,跛行,最后消瘦衰竭而死。少数病鹅即使康复,也生长迟缓。
3 病理变化
剖解死鹅22 只,5 只病例病变不明显,7 只病例皮肤(尤其是腹部)出现紫绀;心外膜和心冠脂肪有出血点;肝肿大,质脆,表面有灰白色针尖大小的坏死点等特征性病变。10 只病例肺部呈多发性肺炎,有气肿和出血,鼻腔和鼻窦内有多量粘性分泌物,肝脏多数肿大1~2 倍;肺充血和出血,肠道以小肠前段和大肠黏膜充血和出血最严重,十二指肠呈卡他性出血肠炎。关节肿大变形,个别见卵巢充血。
4 实验室检验
4.1 涂片镜检
无菌采取发病鹅的心血涂片、肝、脾脏抹片,分别经瑞氏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一定数量的菌体呈卵圆形、两端着色深、中央着色浅,呈典型的两极着色染的小杆菌。
4.2 细菌培养
无菌采取发病鹅的肝脾组织分别接种血液琼脂培养基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37℃温箱培养24 h 观察,血液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形成较小的表面光滑、边缘整齐、无色透明、湿润、露珠状的圆形、不溶血菌落;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无菌生长。取培养基上菌落,经瑞氏和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大量两极浓染的阴性球杆菌。
4.3 药敏试验
按常规纸片法对分离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该菌对丁卡胺那霉素、恩诺沙星、磺胺噻唑、阿米卡星、青霉素、庆大霉素高度敏感;对氟苯尼考、磺胺间甲氧嘧啶、喹乙醇中度敏感;对痢菌净、土霉素不敏感。
5 诊断
根据发病鹅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以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鹅出败病即鹅巴氏杆菌病。
6 防治措施
6.1 隔离与消毒
发生本病后,迅速隔离病鹅,对污染的鹅舍,用具以及外界周围环境进行消毒处理,可以用5%生石灰或1∶800 消毒威对鹅场及周边周边环境消毒,用0.1%过氧乙酸对舍内、用具以及鹅群进行喷雾消毒。对病死鹅进行深埋无害化处理。同时建立和健全严格的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制度。
6.2 药物治疗
对全群鹅一次性肌肉注射0.5%乳酸环丙沙星针剂,按1 mL/kg 投给;病鹅连注两次,1 次/d。同时喹乙醇粉剂以35 ppm 的用量拌料,3 次/d 连用3 d,同时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连用一周或者饲料中加入100 mg/kg 恩诺沙星混饲5 d。
用药2d 后,鹅群整体精神状况明显有好转,用药5d 后病情基本得到控制,无死亡病鹅出现,继续巩固用药2 d 后停药。
6.3 疫苗预防
对未发病的鹅群实行紧急免疫,对鹅群用禽霍乱弱毒疫苗,肌肉注射2 mL/只,或者鹅群皮下注射抗禽流感高免血清,每只2~10mL 连续用2 d。病情稳定后可用发病鹅分离菌株制作自家灭活苗进行免疫。
7 小结与体会
巴氏杆菌是体内条件致病菌,当遇上饲养管理不佳、环境卫生和气候变化等应激因素变化,即可感染引发此病,此次鹅群发病从询问和调查结果来看,爆发这次疫情是由于天气温度过高、加上卫生条件不佳、病鹅与鹅群接触感染传播,引起发病和死亡。因此,平时要搞好鹅的饲养管理,增强鹅的抗病能力。定期预防注射禽出败菌苗,每年注射3~4 次,每只每次注射菌苗2mL。发生本病时,应及时采取隔离治疗、扑杀病鹅和消毒等有效措施,对病死鹅进行深埋无害化处理。对已与病鹅接触过的鹅群,除消毒外要用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进行3~5 d 的防疫性治疗,再用菌苗接种;对栏舍要搞好清洁卫生,用5%生石灰或10%的漂白粉对鹅舍和用具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