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症状
有的鹅看不到明显临床症状而死亡,病程稍长的表现精神萎顿,食欲减退或废绝,羽毛松乱,离群独处,不愿走动,行动缓慢;虽能随群采食,但所采得的草未不吞下,随采随丢;病雏鹅鼻孔流出浆液性鼻液,沾污鼻孔周围,病鹅频频摇头;进而饮水量增加,逐渐出现拉稀,排灰白色或灰黄色的水样稀粪,常为米浆样浑浊且带有气泡或有纤维状碎片,肛门周围绒毛被沾污;临死前出现颈部扭转或抽搐、瘫痪等神经症状。
2 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鹅发现,心脏变圆,心房扩张,心壁松弛,心肌颜色苍白;肝脏肿大充血出血,质脆;肾脏、脾脏肿大;空肠和回肠呈现急性卡他性一纤维素性坏死肠炎的变化,肠道黏膜充血出血,可见肠黏膜坏死脱落与纤维素性渗出物凝固而形成的灰白色或淡黄色的栓子,肠道外观如腊肠状。
3 诊断
通过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可初步诊断为小鹅瘟。取病雏的脾、胰或肝的匀浆上清液,通过尿囊腔接种到10~15日龄的鹅胚。5~7 d胚胎出现死亡,死胚表现出血、水肿,心肌颜色苍白,肝脏呈黄褐色,有坏死灶,可确诊为小鹅瘟。
4 治疗
每只鹅紧急接种小鹅瘟高免血清3.5 mL, 皮下注射,新霉素200×10 饮水。同时饲料中添加鸡鸭鹅疫清散,每天消毒两次。连用4 d后,雏鹅大部分痊愈,少数病情严重者死亡。
5 小结
本病全年均有发生,但多发生于冬末春初,主要侵害3~20日龄的雏鹅。发病呈暴发流行,发病突然,传播迅速,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死亡率。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低,缺乏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饲养管理水平低,育雏温度低,鹅舍地面潮湿,卫生环境差等问题是导致发病的诱因 。因此,加强饲养管理是防控该病的重要条件。本病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病,发病后应及时使用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对降低死亡率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