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条件要求
1. 饲养场地和建筑。产蛋鹅在冬季多采用地面全舍饲和半舍饲2 种饲养方式。我国南方养鹅场多采用半舍饲饲养方式,而北方养鹅场多采用全舍饲饲养方式。鹅舍要求防寒性能优良,光线充足。舍檐高1.8 ~ 2 米,南面是窗户,窗户面积与舍内地面面积的比例为1 ∶ 10 ~ 15。在陆上运动场与水面连接处最好有斜坡,坡度约为25 度左右。鹅舍外要有运动场,水上运动场要用塑料网围住。
2. 温度。鹅对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当环境温度过低时,鹅正常的生理机能受到干扰,影响蛋的质量和数量。产蛋鹅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是 10 ~ 18℃。寒冬到来之前要及时修缮鹅舍和门窗,堵塞鹅舍墙壁上的缝隙和孔洞,在舍内地面上铺干软垫草,确保鹅腹部不受寒。
3. 湿度。产蛋鹅最适宜的环境相对湿度是60% ~ 65%。
4. 通风换气。要随时保持鹅舍空气的流通,保证鹅舍内空气清新,排除舍内多余水分,保持鹅舍干燥清洁。通风换气最好选择在白天进行。通风换气时要防止贼风侵袭。
5. 密度。产蛋鹅合理的密度是每平方米6 ~ 7 只。
6. 分群饲养。规模养鹅户要实行分群饲养,以每群不超过80 只为宜。
7. 光照。母鹅进入产蛋期时,每天增加光照20 分钟左右,达到每天光照时间16 ~ 17 小时为止。进入产蛋高峰期后,要稳定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使母鹅维持高产。产蛋期的光照强度,以每15 ~ 20 平方米的地面用1 个40 瓦的灯泡即可 。
8. 运动。每日将鹅群在圈舍内缓慢驱赶运动2 ~ 4 次,每次20 分钟左右。温暖晴天的天气可以把鹅群驱赶到运动场中运动。南方养鹅可以适当放牧,但放牧距离不宜太远,用呼号或用竹竿缓慢驱赶。
9. 减少应激。平时在鹅舍内不要大声喧哗,不能恐吓鹅群。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对产蛋鹅的不良影响。
(二)日粮营养水平要求
产蛋初期和前期,产蛋鹅日粮中粗蛋白质要随产蛋率的递增而调高,日粮可以供给全价配合饲料。如果自己配合饲料,各种原料的比例大致为:玉米52%、豆饼16%、鱼粉5%、骨粉1.5%、贝壳粉4%、食盐0.5%、多种维生素1%、青饲料或优质草粉20%。每天喂料3 次,每天喂量160 克左右。产蛋中期的营养水平要在前期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并适当增加骨粉、贝壳粉、青绿饲料和多种维生素。产蛋后期尽量减缓鹅产蛋率下降的幅度,按照鹅的体重和产蛋率的变化调整日粮营养水平和给料量。如果鹅体重增加,产蛋率不增,应将日粮中的能量水平适当下调,或增加青绿饲料,或控制采食量。
产蛋鹅饮水要清洁、新鲜、不间断,最好饮温水。
(三)日常管理要求
1. 定期称重。产蛋鹅每半月应空腹抽测体重,如超过或低于此时期的标准体重5%以上,应查找原因,及时处理。
2. 产蛋箱位置要固定。母鹅有择窝产蛋的习惯,鹅舍内的产蛋箱(窝)不要随意移动,以便让母鹅在固定的地方产蛋。
3. 控制就巢性。母鹅产蛋期间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就巢性,降低了产蛋量。如果发现母鹅有恋巢表现时,应当及时隔离,关在光线充足,通风凉爽的地方,只给饮水不喂料,2 天后多喂粗饲料,少喂精料,迫使其尽快恢复产蛋。
4. 强化卫生防疫。除了定期接种疫苗外,鹅舍、运动场、库房、设备、用具、产蛋箱等要保持清洁卫生。鹅舍外环境及道路也要定期进行消毒。
5. 及时淘汰低产、病弱鹅。鹅产蛋率下降到50%以下,就应当淘汰。发现有伤残和病弱的鹅也要及时淘汰,以提高经济效益较高。